碳中和概念股│盤點美股/港股/A股碳中和概念股!哪5大產業將迎接低碳新機運?

- Advertisement -

碳中和概念股│碳中和是近年全球各國與國際組織最關切的重要議題,背後是產業的升級與重構,企業在脫炭政策的帶動下,紛紛推出自身的碳中和目標。如此大勢之下,投資人會遇到哪些投資機遇?碳中和概念股有哪些?

➤如果你還不知道碳中和是什麼,點此快速了解:
碳中和是什麼│一文了解中國香港碳中和政策!碳中和概念股一覽!

碳中和概念股│綠色金融與投資機遇

碳中和的背後是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科技、製造能力的競爭,對一國的發展不僅是升級,更是重構。當一個國家已決定走上脫碳之路,產業格局將會進入短期動盪、長期更替,勢必會有新產業出現,也會有現有產業被替代消失。不論是否有投資,碳中和都將影響每個人。

與碳中和時常掛鉤的是綠色金融,要發展碳中和則需要社會參與投資,政府能夠直接投錢的部分只佔一小塊,更多是需要社會企業的廣泛參與。可以說,碳中和是目標,綠色金融則是手段與支撐。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能夠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低碳領域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與創業機會,帶來經濟競爭力的提升、社會發展、環保的多重效應。在高碳領域則能引導產業升級,比如高碳企業接受低碳轉型則能獲取外投資或融資,企業為了生存則必須升級製造能力。

在投資機會方面,綠色金融則涵蓋股票、基金、融資、債券等金融產品,投資人可以朝碳中和概念產業多加研究,但要記得碳中和將貫徹到2060年,即碳中和將是會延續到2060年的長期投資。


碳中和概念股│高碳排放產業有哪些

許多人第一想到的是汽車與工廠的高二氧化碳排放,實際上連一頭乳牛都會造成氣候影響。若要實現碳中和,就必須升級和改造所有高碳排放產業,來釋放巨量機會給低碳商機。

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哪些行為?

根據1997年聯合國氣候化綱要公約框架簽訂的《京都議定書》,明訂針對6種溫室氣體進行削減,分別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不同的人畜活動,根據活動軌跡,便能大致知道要往哪些方向尋找投資機會。下表供覽:

溫室氣體來自活動
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排放
甲烷反芻動物(綿羊、母牛等)、垃圾掩埋場排放
氧化亞氮(N2O)農業肥料、畜牧肥料使用過程排放
氫氟碳化物(HFCs)冷氣、製冷設備排放
全氟碳化物(PFCs)鋁產業排放
六氟化硫(SF6)開關設備排放
三氟化氮(NF3)電腦製造過程排放
*為第七大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17,000倍,生命週期達到550年
根據研究,如果以1公斤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為基準,則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1倍、氧化亞氮(N2O)是310倍、氫氟碳化物(HFCs)是140~11,700倍、全氟碳化物(PFCs)是6,500~9,200倍、六氟化硫(SF6)是23,900倍。在這6種溫室氣體中,溫室效應最弱的是二氧化碳。
根據研究,如果以1公斤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為基準,則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1倍、氧化亞氮(N2O)是310倍、氫氟碳化物(HFCs)是140~11,700倍、全氟碳化物(PFCs)是6,500~9,200倍、六氟化硫(SF6)是23,900倍。


溫室氣體排放產業分布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在他的著作《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裡,則將溫室氣體排放歸類為5大類生產活動。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在他的著作《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裡,則將溫室氣體排放歸類為5大類生產活動。

從此表可知,交通佔比不到五分之一,解決綠色交通是遠遠不足以實現碳中和。若要實現碳中和,則要從上述五大類高碳排放產業進行升級和改造。

  1. 生產製造
  2. 電力生產與存儲
  3. 種植與養殖
  4. 交通運輸
  5. 取暖與製冷

生產製造業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碳排放大宗是生產水泥、鋼材、塑料
以水泥為例,生產1噸水泥會產生1噸二氧化碳;生產1噸鋼材會產生1.8噸二氧化碳。
在未來的重工業生產領域,如要實現碳中和,則要使用綠色電力和氫氣來取代焦炭。中美目前皆已有如下舉措:
(1) 採用新型氫氣煉鋼取代傳統焦炭煉鋼
(2) 採用負碳技術中的「碳抓取」,直接將空氣中抓取二氧化碳,提取當中碳元素
(3) 採用負碳技術中「碳收集」,收集製造水泥釋放的二氧化碳後,重新注入未使用水泥

電力生產與運輸業

目前全球發電方式佔比如下:
煤炭36%、天然氣23%、水電16%、核能10%、可再生能源11%、石油3%、其他1%。
當中煤炭與天然氣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大宗,合計59%。

為了改善電力生產業的排碳量,各國都在開發綠色能源,當中較為流行的是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而這二種方式則有發電容易、儲存困難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問題,目前主流方式有下:

能源替代:
(1) 天然氣
繼續使用天然氣逐漸替代化石燃料,因為天然氣相比煤炭和石油能分別減少53%和33%的碳排放量
(2) 綠色能源
推廣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地熱發電等方式,來逐步取代煤炭與石油

能源儲存:
許多綠色能源都是間歇性發電,比如風力發電,只有風來的時候才能發電,因此需要開發能源儲存方式來進行電力儲存,以保障居民在用電高峰時能夠持續使用,下列為能源儲存的方法:
(1) 電池
美國目前使用液態金屬電池、液流電池;而中國2018年開始在城鎮投用10萬千瓦電池,相當於中型發電廠的一小時發電量,可滿足近20萬居民用電量需求
(2) 抽水蓄能
在有風和太陽時,利用這些綠色發電將低位區的水抽到高山水庫中,夜晚再以水力發電的方式供電居民。因此近年抽水蓄能電裝機將會大熱。目前美國十大水庫抽水蓄能電裝機還在發展,中國在抽水蓄能電裝機規模已超過1000億人民幣

種植與養殖業

1.種植業
人類種植莊稼需要使用化肥,化肥中的氮僅不到一半能被植物吸收,剩下的氮有些進入地下水造成汙染,有些以氧化亞氮(N2O)形式進入大氣,而該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140~11,700倍。

就種植業而言,中美都在開發新型肥料,比如美國正開發化肥添加劑,幫助植物吸收更多氮,如美國美盛(MOS.US);中國在2019年發布《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等相關文件,旨在提高化肥利用率和產品質量,大力開發新型肥料,如中化化肥(0297.HK)。

2.養殖業
目前全球肉牛與乳牛養殖規模在10億頭,全養牛的排泄、放屁等生物反應會造成甲烷,一年所排放的甲烷相當於20億噸二氧化碳,佔全球溫室氣體的4%。
在養殖業牲畜的排泄物所造成的溫室氣體當中,牛糞與豬糞各約50%。

就養殖業而言,各國逐漸轉向人造肉開發領域,來替代或促進升級傳統養殖業。人造肉技術目前主要有二:植物機人造肉、細胞培養肉。美國目前2家最有名的替代肉生產公司為Beyond Meat(BYND.US)和Impossible Foods,中國則有2家知名人造肉企業,分別是星期零珍肉

交通運輸業

目前交通運輸排放溫室氣體佔比如下:
私家車、摩托車47%;貨車、公車、垃圾運輸車30%;貨輪、遊輪10%;飛機10%,其他3%。

由於交通運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該產業的碳中和方向也較為人知。大略如下:
(1) 電動車取代燃油車
(2) 氫氣燃料電池運輸車取代燃油長途運輸車
(3) 清潔燃油取代航空煤油、船用燃油

要達到上述目標,則需要擴建新能源業務,廣建充電站、與全氫產業鏈、氫電池、光伏發電佔等

取暖與製冷業

冬季時,全球都採用天然氣、煤炭、燃油暖爐取暖,夏季則使用空調製冷,這些方式都會排放二氧化碳,空調更會洩漏氟利昂(Freon)氣體使臭氧破洞。

取暖方面,各國逐漸採用天然氣鍋爐、清潔電力鍋爐,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製冷方面,則採用無氟空調。


碳中和概念股│中美碳排放現況、碳中和概念股一覽

美企與中企最不同之處在於,美企多是全產業鏈的跨國集團,業務廣泛,所跨領域極多,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更廣為人知;而中企多是重工業和金融領域,需要了解公司相關業務再行投資。

美國

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也是全球最大人均碳排放國家。為維護發展利益,1997年美國是世界上少數拒簽《京都議定書》的大國,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2015年《巴黎協定》,2021年拜登總統宣布重新加入該協定,並承諾美國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2年8月,美參院批准7兆美元的「重建美好未來方案」(Build Back Better Plan),為美國建國240年以來最大的氣候投資法案,此外還提供114億美元的發展中國家碳中和支持援助計劃。

企業方面,微軟串聯NIKE、星巴克、聯合利華等產業龍頭成立「Transform To Net Zero」,推動各產業在碳中和和淨零的轉型。

積極參與碳中和目標的企業舉例:

公司股票代碼簡介
Apple 蘋果APPL.US實行Power for Impact計劃,增加使用再生能源的供應商,並要求現有供應商轉換至再生能源
☀致力2030實現碳中和
Microsoft 微軟MSFT.US內部碳稅政策、採購再生能源、幫助全球供應商和客戶減少碳排放、撥款10億美元設立氣候創新基金
☀致力2030實現負碳排
AlphabetGOOGL.US建設碳信用、提供員工電動車充電站、100%採購再生能源、塑料產品使用至少50%可回收、可再生材料與減少包裝塑料、實現零垃圾掩埋
☀致力2030實現淨零與全天候無碳能源運營
Amazon 亞馬遜AMZN.US2025年前實現100%再生能源生產、投資循環經濟相關公司、成立「Frustration-Free Packaging」、「Ship in Own Container」等計劃以減少產品包裝
☀致力2040實現淨零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JPM.US加速部署清潔能源方案,包括發行綠色債券、貸款、支援永續基礎設施建設、為創新清潔技術公司募資
☀企業已於2020實現碳中和,2021年更撬動1000億美元用於支持氣候行動
Cigna 信諾CI.US全面以電子方式聯繫保戶,包括短信、電子報、網絡保險服務等
☀致力2040實現碳中和
CVS Health
CVS健康
CVS.US2030年預計碳排放將較2020年降低36%,全面建設綠色建築與空間,產品去塑料包裝,公司運輸車隊全面改成電動車。
☀致力2050實現淨零
United Health 聯合健康UNH.US降低醫療成本,加強醫療保健、社會兆戶、產業轉型的ESG多元目標。
☀致力2023實現淨零
AT&TT.US採購再生能源、提供氣候解決方案所需的ICT通訊技術與連網,後者可幫助運輸、能源、製造、農業等環境足跡較大的行業減排、加大電動車採購與相關設備、減少HFCs等製冷劑使用
☀致力2035實現碳中和
Verizon 威訊無線VZ.US營運和用電零碳排,設立10億美元率能債券計劃,以資助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與其他永續能源計劃,尋求實體和虛擬綠電合約、可再生能源憑證
☀致力2035實現淨零
Chevron 雪佛龍CVX.US2022年斥資31.5億美元收購Renewable Energy Group,以擴展新能源業務。預計2028年將再斥資100億美元用於生物燃料、氫氣生產、負碳技術。
☀致力2050實現淨零
Ford 福特汽車F.US與Ionity(歐洲最大電動車充電網絡)投資7億歐元,加速推動歐洲充電網。
與加拿大政府共同投資18億加元,興建電動車組裝廠。
強化企業ERP系統,精準追蹤製程的碳足跡。
☀致力2050實現碳中和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XOM.US成立新部門,使負碳技術進一步商業化。2020年啟動「綠色潤滑行動」,打造高效節能油品、專業潤滑服務、循環周轉包裝的一體畫綠色潤滑方案,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降耗的多重目標
☀致力2050實現碳中和
Walmart 沃爾瑪WMT.US參與「科學基礎減碳目標計劃」,推動零廢棄發展策略,敦促供應商使用綠能、環保包裝與設計、貨車拖碳、減少冷媒使用
☀致力2040實現淨零

中國

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人口第一大國、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因此也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佔全球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由於生產對煤碳的高度依賴,碳排放還在增加。

目前, 北京環境交易所已發起「中國碳中和聯盟」,為國內首個碳中和企業聯盟組織。此外,「全球碳中和開放技術聯盟」於2022年成立,由騰訊、阿里、微軟(中國)、百度、京東等數家企業自發性參與。

積極參與碳中和目標的企業舉例:

公司股票代碼簡介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0386.HK
SNPMF.US
60028.SS
專注於化石燃料的氫氣生產,增加氫氣輸出與發展負碳技術
☀致力2050實現碳中和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0857.HK
PCCYF.US
601857.SS
著眼於提高天然氣產量,促進新能源、油氣協調發展業務與負碳技術,並促進石油戰略繼承格局的形成和天然氣機緣的新業務領域
☀致力2050實現碳中和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3311.HK
601668.SS
實施綠色採購、建地電氣化、節能節水、廢棄物管理、加強碳相關信息披露、採用厭氧分解技術,將廚餘轉化生物氣發電,剩餘物加工成肥料
☀致力2060實現碳中和
中國工商銀行1398.HK
IDCBY.US
601398.SS
向全球30項可再生能源的專案開展投融資、加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組(TCFD)、《負責任銀行原則》與綠色融資原則(GIP)簽署人、遵守綠色信貸準則
☀致力2060實現碳中和
中國建設銀行0939.HK
CICHY.US
601939.SS
制定綠色信貸白名單,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給予優先支持、推出「碳惠貸」,為節能技改企業提供融資
☀致力2060實現碳中和
中國平安保險2318.HK
PNGAY.US
601318.SS
規避環境破壞相關業務,研發與推廣綠色金融產品,包括保險、投資與信貸、堅持綠色運營,包括節能、購買綠電與自發綠電
☀致力2030實現碳中和
比亞迪1211.HK
BYDDY.US
002594.SZ
全球電動車龍頭,2022年全球銷售量超越特斯拉55萬台,研發製造及銷售電動車一條龍產品,包含二次充電電池、光伏業務。
截至2022年,比亞迪燃油車份額已不足1.5%,為首批獲批公募碳中和ETF的企業。公司簽署零排放協議,2040年前將停售燃油車
龍源電力0916.HK
CLPXY.US
001289.SZ
從事風電開發、建設、管理、運營的公司,為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目前轉型為新能源為主的大型綜合發電集團,擁有風電、光伏、生物質、潮汐、地熱、火電等項目
華潤電力0836.HK
CRPJY.US
擁有風電、水電、火電、光伏發電,且成功發行綠色資產支持票據,嚴控煤炭規模
☀致力2028實現碳達峰
贛鋒鋰業1772.HK
002460.SZ
鋰產品加工、鋰電池、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全球第三大與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
2021年收購加拿大上市公司Millennial Lithium,100%持股,在阿根廷開採鋰鹽湖。
新特能源1799.HK從事多晶硅生產、研發、銷售,2011年收購新能源公司,新增風能、光伏發電建設和運營
隨著大陸光伏裝機量大幅提升。該公司2022年上半年營收較2021年上漲250%。
☀致力2060實現碳中和
海螺水泥0914.HK
AHCHY.US
600585.SS
從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產和銷售。規劃在2025年前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6%。
該公司研發新型燃料技術、替代原料、生物質代替燃料技術,發展光伏發電站業務。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323.HK
CSUAY.US
601898.SS
主要業務是煤炭生產與銷售、煤炭鐵路、港口、船隊運輸和生產,推動公司能源結構轉型,出資超過60億人民幣設立低碳發展投資基金,全力發展負碳技術以外,積極參與植林運動。
推動碳配額、碳市場交易規範。
本文資料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與投資相關的邀約或招攬、建議或推薦。投資前應先謹慎評估效益與風險。任何因使用本網所提供訊息的投資結果,本網概不負責,亦不對因上述情況導致的任何虧損導致或承擔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碳中和是什麼│一文了解中國香港碳中和政策!碳中和概念股一覽!
ChatGPT概念股│AI投資狂潮!美股、港股、A股有哪些概念股?科技巨頭最新動態!
ChatGPT是甚麼│上線2個月用戶破1億人次!盤點ChatGPT概念股

Interactive Brokers 可買購買碳中和相關金融產品,美債手續費更平,低至US$5!
現在開戶【IB盈透證券】,領取高達$2600迎新獎賞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

常見問題

什麼是綠色金融?

要發展碳中和則需要社會參與投資,政府能夠直接投錢的部分只佔一小塊,更多是需要社會企業的廣泛參與。可以說,碳中和是目標,綠色金融則是手段與支撐。

碳中和概念股聚焦在哪些領域?

低碳領域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與創業機會,帶來經濟競爭力的提升、社會發展、環保的多重效應。在高碳領域則能引導產業升級,比如高碳企業接受低碳轉型則能獲取外投資或融資,企業為了生存則必須升級製造能力。

高Sir講股同學谷

如果想實時收到美股分析,或者有美股問題想有高手即刻幫你解答,加入「高Sir講股同學谷」,提供獨家詳細的股票分析、短線炒賣的區間走勢、宏觀方向、牛熊/ 窩輪炒賣實戰報告、小本炒作等。版主高俊權20歲開始接觸股票,28歲成為全職投資者至今,有20年投資經驗。現亦是雜誌/報章專欄作者及股票財經書作者, 著作超過20本經濟相關書藉,區間走勢命中率高,分析大市眼光等。

高Sir

透過天財資本在盈透證券開戶之客戶,將會成為天財資本及盈透證券之共同客戶。
免責聲明:秒投 StockViva 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投資附帶風險,市場萬化萬千,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若不幸因參考文章內容招致損失,一概與秒投StockViva及相關作者無關。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秒投 StockViva 立場無關。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一概不負責。詳情請參閱免責聲明

spot_img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