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業績Q1│美國超級財報週由金融股領銜打響,各大銀行陸續發佈業績財報。本文整理美國大型銀行股的第一季總體表現,包括花旗/美國銀行/摩通/摩根士坦利/嘉信/瑞銀等。歐美銀行危機是否已經過去?
Table of Contents
美股業績Q1│美國大型銀行股Q1業績彙總 (持續更新)
今年Q1的美股銀行股備受矚目,因其是觀察美國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美國中小銀行在美聯儲一年多以來的加息政策影響下率先站不住腳,紛紛暴雷,因此大型銀行股備受重視,得以觀察美國金融業的情況。
美股銀行股Q1業績已公佈一半,尚有摩根史坦利、瑞銀、美國運通等大型銀行的業績尚未發佈,以及暴雷或幾乎暴雷的SVB矽谷銀行集團和第一共和銀行的財報也備受市場關注。
總體來說,美國銀行股業績表現並未過度悲觀,部分銀行表現良好,部分則出現虧損情況。
公司 | 股票代碼 | 財報發佈日 (美東時間) | 總營收/同比 |
JP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 | JPM.US | 2023年4月14日 | 383.49億美元 +24.84% |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 | WFC.US | 207.29億美元 +17.83% | |
BlackRock 貝萊德 | BLK.US | 42.43億億美元 -9.70% | |
Citigroup 花旗集團 | C.US | 204.05億美元 +6.34% | |
PNC Financial PNC金融服務集團 | PNC.US | 55.75億美元 +17.72% | |
Charles Schwab 嘉信理財 | SCHW.US | 2023年4月17日 | 51.16億美元 +9.50% |
State Street 道富公司 | STT.US | 31.01億美元 +0.65% | |
Bank of America 美國銀行 | BAC.US | 2023年4月18日 | 262.58億美元 +13.04% |
Goldman Sachs 高盛 | GS.US | 122.24億美元 -5.48% | |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紐約梅隆銀行 | BK.US | 42.78億美元 +11.20% | |
Morgan Stanley 摩根史丹利 | MS.US | 2023年4月19日 | 136.36億美元 -2.03% |
American Express 美國運通 | AXP.US | 2023年4月20日 | 142.81億美元 +21.81% |
Blackstone 黑石集團 | BX.US | 13.02億美元 -66.45% | |
First Republic Bank 第一共和銀行 | FRC.US | 2023年4月24日 | 12.1億美元 -13.4% (已倒閉) |
UBS Group AG 瑞銀集團 | UBS.US | 2023年4月25日 | 87.44億美元 -6.80% |
2023年4月14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摩根大通 JPMorgan 財報
根據摩根大通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經過調整後的營收增長達到了393.4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投行業務收入達到了156億美元。該季度每股收益達到了4.1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3.4美元。摩根大通預計本財年凈利息收入約為810億美元,高於之前預估的730億美元。
由於這些利好消息,該銀行股價在盤前交易中出現了暴漲,上漲了6.1%。盡管摩根大通的股價今年下跌了約4%,但跑贏了KBW銀行指數31%的跌幅。
- 總營收:383.49億美元/+24.84%
- 淨利(除稅後):126.22億美元/+52.40%
- EPS:4.11美元/+55.68%

美股業績Q1│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財報
受美聯儲接連加息影響,富國銀行Q1淨利收入飆升45%,達133.4億美元;總營收達207.29億美元,達到17%的增長率。儘管存款下降2%,但富國銀行增加了其信貸損失準備金,從上一季度的10億美元增加至12億美元。
在這個季度中,富國銀行還向陷入困境的第一共和銀行提供了50億美元存款。首席執行官Charlie Scharf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幫助支持美國金融體系。」
- 總營收:207.29億美元/+17.83%
- 淨利(除稅後):48.8億美元/+28.35%
- EPS:1.24美元/+39.33%

美股業績Q1│貝萊德 BlackRock 財報
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在Q1的管理資產總額為9.1兆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57兆美元稍有下降,但較第四季的8.59兆美元增加。
貝萊德的主要收入來自投資諮詢和管理服務的費用,而在這一季度中,投資者繼續向該公司的各種基金注入資金,帶來了1100億美元的淨流入資金,超過了去年同期的860億美元。
貝萊德 CEO 芬克在上個月的年度信函中提到,在銀行業動盪之後,金融業可能會出現所謂的「流動性錯配」。財報調整後的每股獲利為7.93美元。
貝萊德CEO Larry Fink表示:「我相信今天危及區域銀行業信心的危機將進一步加速資本市場的成長,而貝萊德將成為核心參與者。」
- 總營收:42.43億億美元/-9.70%
- 淨利(除稅後):11.69億美元/-14.23%
- EPS:7.72美元/-18.07%

美股業績Q1│花旗銀行 Citigroup 財報
截至2023年3月31日,花旗集團第一季度營收增長7.59%,達到46億美元,相當於每股2.19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3億美元或每股2.02美元增長;經調整後每股獲利為1.86美元,超過分析師平均預估的1.67美元;營收達204.05億美元,遠高於預期的199.9億美元。
花旗因為支付較高利息的借款而獲得更多利潤,在第一季的財報中,營收和獲利均超過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這個好消息推升了盤前股價近2%。
此外,花旗的貸款數量略微下降至6,520億美元。市場分析師預測,由於經濟放緩,貸款需求可能會下降,這可能會在未來幾週降低整個銀行業的淨利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 NIM)。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Dealogic數據顯示,到2023年,該公司在按交易價值計算的財務顧問排行榜上下降了4個名次,降至第9名。
- 總營收:204.05億美元/+6.34%
- 淨利(除稅後):46.51億美元/+7.59%
- EPS:2.37美元/+16.75%

美股業績Q1│PNC金融服務集團 PNC Financial 財報
PNC金融服務集團在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排名第六,本季度淨利為35.85億美元,同比增長28%,帶動本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19%。
由於融資成本增加,PNC淨利環比下降3%,淨利差為2.84%。環比下降8個基點。
- 總營收:55.75億美元/+17.72%
- 淨利(除稅後):16.94億美元/+18.54%
- EPS:3.98美元/+23.22%

2023年4月17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嘉信理財 Charles Schwab 財報
嘉信理財在2023年首季流失了410億美元的存款,這是嘉信首次詳細公佈其如何度過上個月銀行業危機的情況。此降幅與分析師預期大致相符。嘉信理第一季度獲利為16億美元,營收為51億美元,高於2022年第一季度,但低於去年第四季度。
自今年年初以來,嘉信理財的股價已下跌近40%,其中3月單月跌幅超過30%,這是該公司5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然而,周一盤前交易中嘉信理財的股價上漲超過2%。
自矽谷銀行在3月10日倒閉後,投資者開始對嘉信理財表現出不信任,認為嘉信理財可能會面臨儲戶外流,或由於聯邦利率上升導致其債務證券出現大量損失。投資者也擔心嘉信理財的銀行客戶可能會將資金轉移到收益更高的替代品,進而迫使嘉信虧本,出售部分債券。
在3月金融圈動盪的高峰期,嘉信覺得有必要公開表態並向投資者保證其流動性仍然堅強。該公司CEO告訴《華爾街日報》,即使在明年不得不面臨大量儲戶外流,且無需出售任何證券,嘉信仍能夠繼續運營。
- 總營收:51.16億美元/+9.50%
- 淨利(除稅後):16.03億美元/+14.34%
- EPS:0.84美元/+25.37%

美股業績Q1│道富公司 State Street Corporation 財報
美國道富銀行是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與ETF供應商之一,其Q1表現不如市場預期,導致股價在美國股市開盤後暴跌逾17%,創自2022年10月以來的新低。
受惠於美國加息影響,道富銀行首季淨利息收入年增50%,但全季獲利仍年跌9%至5.49億美元,每股獲利為1.52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64美元。雖然營收年增0.6%至31億美元,但仍然低於預期的31.3億美元。
道富公司向客戶收取的服務費是投資人最關切的分項,但該分項在Q1竟下跌9%,肇於金融服務、管理費、外匯交易費等平均費率的普遍性下降,以及受金融市場走弱等大環境導致。
道復耕斯的投資部門旗下所管理資產規模在Q1大減10%,降至3.6兆美元,反映市場行情低迷、資金流出問題加劇等問題。此外,道富Q1存款金額下跌5%,降至2240億美元。
慘澹中報喜的是上月的現金管理產品實現資金淨流入,因客戶恐美聯儲開始降息,因而將資金從銀行轉移到貨幣市場以尋求更多利潤。
- 總營收:31.01億美元/+0.65%
- 淨利(除稅後):5.49億美元/-9.11%
- EPS:1.54美元/-3.14%

2023年4月18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財報
美國銀行Q1營收和每股收益均高於分析師預期。總營收達到26.3億美元,EPS為0.94美元,原市場預期的總營收為25.25億美元,EPS為0.81美元。
美國銀行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下跌7%。而開年以來,美國大盤標普500指數則平均上漲了8.21%。
雖股價大幅下跌,但美國銀行的業務增長仍然強勁,借記卡、信用卡支出總和在Q1增長6%,消費者銀行部門收入增長21%,達107億美元。
美國銀行Q1在固定收益、貨幣和商品交易的收入增長近30%,達34億美元,同樣受惠於美聯儲的聯邦利率政策。為了應對放緩的美國經濟,美國銀行在Q1籌集了1.24億美元的準備金,而去年該行的準備金則為3.62億美元。
儘管美國銀行Q1業績出色,但仍宣布在6月底前完成裁員4000名員工的計劃。消息一出,美國銀行小幅下跌,抹去早些時候的漲勢。
- 總營收:262.58億美元/+13.04%
- 淨利(除稅後):81.61億美元/+15.48%
- EPS:0.95美元/+17.28%

美股業績Q1│高盛銀行 Goldman Sachs 財報
高盛Q1財報慘淡,總營收同比下降5%至1222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18%至323億美元。高盛Q1 EPS 8.79美元,不考慮貸款組合的出售,則經調整後EPS為9.87美元,上述數據均遜於市場預期。
高盛Q1業績失色的原因,起因於消費貸款的出售出現虧損、債市寒冬、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營收不佳等影響。其中,固定收益、貨幣和商品交易部門營收大減17%至39億美元,不僅遜於分析師預期,表現也不如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等同業。
高盛正在積極縮小消費金融業務,以解決多年來的虧損問題。最近,高盛出售價值10億美元的消費者貸款組合,直接損失4.7億美元。高盛首席財務官David Solomon表示,高盛正計劃出售旗下的消費者住宅修繕分期付款平台GreenSky。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高盛才以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平台。據了解,高盛也在今年1月開始大幅降低開支,同時裁員3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於本月17日宣布和高盛合作推出年利率高達4.15%的Apple Card儲蓄帳戶,Apple Card是否會對高盛自身的Marcus儲蓄帳戶帶來負面影響,David Solomon表示會持續觀察雙方是否存在競爭關係。
- 總營收:122.24億美元/-5.48%
- 淨利(除稅後):32.34億美元/-17.90%
- EPS:8.87美元/-18.40%

美股業績Q1│紐約梅隆銀行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財報
紐約梅隆銀行Q1總營收達42.78億美元,其中淨利息收入為11.3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0.7億美元;總收費收入為32.4億美元,略低於預期的3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梅隆銀行Q1的存款額為2813億美元,超出市場平均預測的2770億美元,顯示該行成功應對了金融動盪時期的挑戰。然而,這項數據仍存在缺陷,因為該行的存款額比去年同期的3456億美元大幅下降,儘管相較於去年12月的2790億美元有所增加。
此外,紐約梅隆銀行的信貸損失撥備為2700萬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940萬美元。該行表示,這反映了宏觀經濟預測的變化。
- 總營收:42.78億美元/+11.20%
- 淨利(除稅後):9.76億美元/+27.58%
- EPS:1.13美元/+31.40%

2023年4月19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摩根史坦利 Morgan Stanley 財報
大摩(Morgan Stanley)公佈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該行營收年減2%至145.2億美元,但仍高於分析師預測的139.2億美元。受投資銀行及交易活動降溫的影響,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19%至29.8億美元,每股1.70美元,但仍好於分析師預期的1.62美元。大摩的財富管理部門表現良好,營收同比攀升11%至65.6億美元,主要受惠於高利率和貸款增長,並彌補了股市下跌和資產管理營收下降的影響。投資銀行部門營收下降24%至12.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完成的併購交易案件較少,以及股票和債券發行活動減少。
大摩執行長戈曼(James Gorman)表示,雖然仍有部分銀行面臨危機,但目前大摩並未陷入銀行業危機,而且這種情況遠不及2008年金融危機嚴重。他預測,投資銀行部門的生意可能要到明年才會有起色,但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併購案正在醞釀中,證券發行也出現了春燕訊號。大摩股價小漲0.67%至90.45美元,今年以來已上漲6.39%。
- 總營收:136.36億美元/-2.03%
- 淨利(除稅後):30.33億美元/-18.36%
- EPS:1.72美元/-15.69%

2023年4月20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 財報
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第1季獲利低於華爾街預期,主因AE為了彌補客戶積欠的卡債而挪用了大筆資金。此外,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和快速上升的借貸成本也給客戶帶來了壓力。因此,美國運通將本季準備金提高到11億美元,是一年前的數字的33倍。
由於美國日益增加的經濟不確定性,美國運通的股價在周四 (20日) 盤前交易下跌近1%。然而,由於AE擁有豐富的客戶群,至今為止較同行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儘管獲利低於預期,AE仍重申了其2023年獲利財測不變。公司預計每股獲利在11美元至11.4美元之間,相較於分析師預估的11.1美元相當接近。此外,第1季不包括利息支出的總營收增長22%至143.8億美元。
- 總營收:142.81億美元/+21.81%
- 淨利(除稅後):18.16億美元/-13.48%
- EPS:2.41美元/-11.72%

美股業績Q1│黑石集團 Blackstone 財報
私募股權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在Q1財報發布當日,表示其可分配收益同比下降36%。這主要是因為房地產市場疲軟導致黑石無法套現部分持股。
黑石一直在努力解決旗艦房地產收益信托基金(BREIT)的贖回問題,並設定了每月以該基金當季資產凈值的5%為門檻,以阻止投資者大幅提款。但由於利率上升、經濟放緩的擔憂以及企業整合辦公空間引發的商業地產放緩,黑石集團無法以高價出售其許多房產基金資產。
Q1代表股東分紅現金的可分配收益從一年前的19.4億美元降至12.5億美元,這意味著每股可分配收益為97美分,略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96美分。
此外,黑石因為減少資產銷售,費用相關收益下降9%,業績報10.4億美元;投機型基金貶值0.4%,核心房地產基金貶值1.6%,而企業私募股權基金上漲2.8%,私募信貸基金上漲3.4%。
截至Q1,黑石集團的管理總資產為9913億美元,同比增加8%。黑石的目標是在2022年底前達到1兆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提前了原定的2026年。根據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黑石報告的營收為2.11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25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資產銷售減少和資產價值下降導致。
儘管財報發布當日,黑石股價有所下降,但不改其股價整體上漲的聲勢。黑石CEO Stephen Schwarzman表示,相信黑石很快就能獲選入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
- 總營收:13.02億美元/-66.45%
- 淨利(除稅後):2.11億美元/-91.56%
- EPS:0.12美元/-92.77%

2023年4月24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第一共和銀行 First Republic Bank 財報
第一共和銀行Q1存款減少了41%,流失了720億美元的存款。
如果排除11家大行注資,實際流失了1020億美元的存款。該銀行的營收達到12.1億美元,但同比下降了13.4%。此外,第一共和銀行Q1凈利潤和凈利息也同比下降了32.9%和19.4%,其凈利潤率為1.77%,而上一季度為2.45%。
據了解,該銀行的未投保存款比例為70%。相比之下,SVB矽谷銀行的未投保存款比例為94%,但即使發生銀行擠兌,以第一共和銀行的的比例也難以承受。
由於投資人對第一共和銀行缺乏信心,Q1財報一出,其股價再急跌近50%。此前,3月份多家中型銀行倒閉引發市場恐慌,加上第一共和銀行季報的重創,進一步損害了投資者的信心。
在矽谷銀行倒閉之前,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報115美元,現在只餘5.69美元,股價蒸發超過90%,表現比一些經營模式受質疑的地區性銀行還要糟糕。

2023年4月30日,全美規模排名第十四大的第一共和銀行申請破產,被FIDC接管,正式宣告倒閉。
➤延伸閱讀:第一共和銀行懶人包
2023年4月25日發佈的美國金融股業績:
美股業績Q1│瑞銀集團 UBS Group AG 財報
UBS公布今年首季財報,顯示其凈利因訴訟費用準備金拖累砍半至10.3億美元。然而,收購瑞信的計劃公佈後,瑞銀的財富管理部門吸引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根據瑞銀Q1財報顯示,首季營收年減6.8%至87.5億美元,不如市場預期的87.9億美元。上季獲利暴跌52%至10.3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7.5億美元。
瑞銀執行長安思杰(Sergio Ermotti)表示,瑞銀正在與美國司法部進行談判,希望解決有關2008年金融危機前銷售的美國住宅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RMBS)的民事訴訟。
安思杰還表示,瑞銀上季業績表現「非常穩健」,且該銀行吸引了大量客戶資金流入。瑞銀正在進行收購瑞信的交易,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完成。然而,此交易案可能帶來一定風險,因為瑞信正處於裁員數千人與刪減支出的艱難階段,且瑞信的業務也不完全符合瑞銀的核心業務範圍。

➤關於加息/升息: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 香港是否隨美調息 │ CPI指數是什麼 │ PPI是什麼?如何影響通脹?
➤關於減息/降息:美國減息時間表2023 │ 減息是甚麼?減息影響 │ 減息買咩好 │ 美國降息歷史 │ 降準vs降息
➤近期美股數據:5月美國加息報告 │ 美國3月CPI │ 美國2月PPI │ 金價走勢2023
➤歐美銀行危機:美股業績Q1:銀行股業績一覽 │ 第一共和銀行懶人包 │ 矽谷銀行懶人包│ 瑞信危機懶人包
➤近期美股:美股業績時間表Q1 │微軟Q3財報解讀 │ Google Q1財報解讀 │ Meta Q1財報解讀
➤換匯省錢攻略:
【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美元兌港元|人民幣兌港元|英鎊兌港元|日元兌港元|
歐元兌港元|加元兌港元|澳元兌港元|新加坡幣兌港元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