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PI|香港時間11月15日晚間8時30分,美國勞工局公佈10月美國CPI數據,年增3.2%,核心CPI年增4.0%。這一數據對美聯儲未來的政策決策有何影響?本文整理10間華爾街大行的角度,探討各方對本月CPI報告的評價以及對美聯儲加息的看法。
溫馨提示:本文表格皆可左右滑覽。

Table of Contents
美國CPI │ 美國10月CPI數據
♦︎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下降:
根據美國勞工局於11月14日公布的數據,10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從前一個月的3.7%下降至3.2%,低於市場預期的3.3%。這標誌著自2022年7月以來最小的漲幅,並呈現同比下降的趨勢。
♦︎核心CPI同比下降:
與此同時,扣除食品與能源類的核心CPI同比從上月的4.1%降至4.0%,低於市場此前預計的4.1%。這一數據顯示,除去食品與能源因素後,整體消費者價格指數的降幅仍然持續,反映出更為溫和的通脹壓力。
♦︎環比漲幅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CPI與核心CPI的環比漲幅也呈現趨緩現象。整體CPI環比持平,為2022年7月以來最小的漲幅,而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樣為今年7月來最小的漲幅。這暗示著在短期內,美國消費者價格的波動相對較為平緩。
美國CPI數據
公佈日期 | 時間 | 公佈值 | 預測 | 過去 |
---|---|---|---|---|
2022年12月13日 (11月CPI) | 21:30 | 7.1% | 7.3% | 7.7% |
2023年1月12日 (12月CPI) | 21:30 | 6.5% | 6.5% | 7.1% |
2023年2月14日 (1月CPI) | 21:30 | 6.4% | 6.2% | 6.5% |
2023年3月14日 (2月CPI) | 20:30 | 6.0% | 6.0% | 6.4% |
2023年4月12日 (3月CPI) | 20:30 | 5.0% | 5.2% | 6.0% |
2023年5月10日 (4月CPI) | 20:30 | 4.9% | 5.0% | 5.0% |
2023年6月13日 (5月CPI) | 20:30 | 4.0% | 4.1% | 4.9% |
2023年7月12日 (6月CPI) | 20:30 | 3.0% | 3.1% | 4.0% |
2023年8月10日 (7月CPI) | 20:30 | 3.2% | 3.3% | 3.0% |
2023年9月13日 (8月CPI) | 20:30 | 3.7% | 3.6% | 3.2% |
2023年10月12日 (9月CPI) | 20:30 | 3.7% | 3.6% | 3.7% |
2023年11月14日 (10月CPI) | 21:30 | 3.2% | 3.3% | 3.7% |
2023年12月12日 (11月CPI) | 21:30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美國CPI │ 美國10月CPI分項數據
CPI項目 | 10月CPI (年環比) | 月環比 | |
平均 All items | 3.2% | 0.0% | |
食物類別 | 食物 Food (總平均) | 3.3% | 0.3% |
家用食品 Food at home | 2.1% | 0.3% | |
非家用食品 Food away from home | 5.4% | 0.4% | |
能源類別 | 能源總計 Energy | -4.5% | -2.5% |
能源商品 Energy Commodities | -6.2% | -4.9% | |
汽油 (所有種類) Gasoline (all types) | -5.3% | -5.0% | |
燃油 Fuel Oil | -21.4% | -0.8% | |
能源服務總計 Energy services | -2.3% | 0.5% | |
電力 Electricity | 2.4% | 0.3% | |
公用事業(管道)燃氣服務 Utility (piped) gas service | -15.8% | 1.2% | |
核心CPI (其他類別總計, 扣除食物和能源) All items less food and energy | 4.0% | 0.2% | |
商品類別 (扣除食物和能源) Commodities less food and energy | 核心商品 Commodities | 0.1% | -0.1% |
新車 New vehicles | 1.9% | -0.1% | |
二手車 Used cars and trucks | -7.1% | -0.8% | |
服飾 Apparel | 2.6% | 0.1% | |
醫療保健商品 Medical care commodities | 4.7% | 0.4% | |
服務類別 (扣除能源服務) Services less energy services | 總計 | 5.5% | 0.3% |
房地產/住房 Shelter | 6.7% | 0.3% | |
交通服務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 9.2% | 0.8% | |
醫療保健服務 Medical care services | -2.0% | 0.3% |
♦︎住房通脹主導
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住房通脹指數在所有項目中月度增長中佔據最大因素,除食品和能源外。與此同時,汽車保險指數上升1.9%,較前一個月的1.3%有所增長。娛樂、個人護理和服裝的通脹指數在10月份也有所上升。
♦︎醫療保健領域呈現差異走勢
醫療保健指數在10月份上升0.3%,而醫生服務指數卻下降了1.0%。醫院服務指數環比上升1.1%,而處方藥指數環比上升0.8%。這表明醫療保健領域內部存在差異,不同項目呈現不同的漲跌趨勢。
♦︎核心通脹壓力仍受住房價格影響
住房價格仍然是核心通脹的主要推動因素,對整體CPI和核心CPI產生了影響。整體CPI的能源指數在10月下跌2.5%,而核心CPI在9月的0.3%環比漲幅後,10月漲幅降至0.2%。租金、業主等效租金、機動車輛保險、醫療、娛樂和個人護理是核心CPI中推動漲幅的主要因素。
♦︎核心CPI漲幅放緩
核心CPI同比上漲4%,環比漲幅從9月的0.3%降至10月的0.2%。租金、業主等效租金、機動車輛保險、醫療、娛樂和個人護理成為漲幅的主要推動因素。與此同時,外出住宿、二手汽車、卡車、通訊和機票價格指數則呈現下降趨勢。
♦︎整體通脹水平相對平穩
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顯示,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美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2%,創7月以來最低增幅,而環比漲幅為0%,為2022年7月以來最低。核心CPI同比上漲4%,環比上漲0.2%,均低於市場預期。這表明美國整體通脹水平相對平穩,但不同領域內部呈現差異。
美國CPI │ 美國10月CPI解讀
10月CPI被認為是下一次美聯儲加息與否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也是各界預測美聯儲是否認為加息已經到頂的重點參考數據。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間,美聯儲已連續進行11次加息,使得聯邦基金利率從原本的0%-0.25%上調至5.25%-5.5%的目標區間。隨後,美聯儲從7月起一直維持這一利率水平,引發市場普遍認為利率已達到高峰,並開始猜測未來可能的降息時機和範圍。
然而,上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表示,他對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已經采取足夠措施,使通脹可持續回升至2%的目標,持有不同看法。
以下是各方對10月CPI的解讀與看法:
機構/人士 | 觀點/評論 |
---|---|
里士滿聯儲主席 托馬斯·巴爾金 | 儘管成功壓抑了近期物價上升的壓力,但他對通脹能夠順利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感到懷疑。 |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古爾斯比 | 對最新的美國通脹回落數據表示歡迎,同時補充指出通脹率距離達到聯準會2%目標還有一段路。對通脹和房屋價格方面的進展,他希望看到更多積極的跡象,特別是在房屋通脹方面。預計未來幾季的關鍵在於居住類價格通脹,整體而言,通脹在下降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波動。 |
JP Morgan 摩根大通 | 摩根大通的CEO戴蒙在接受訪問時表達擔憂,認為市場對短期數據的反應過度。他強調通脹可能不會迅速消失,並認為美聯儲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行動。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指出,由於CPI數據的進一步降低,12月升息的可能性減少。 |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 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領導的研究小組指出,他們預計聯準會將在2024年6月啟動降息,隨後在9月再次降息,每次降息25個基點。該行經濟學家預測,隨著通脹降溫,聯準會將在未來兩年實施大規模的降息措施。 |
Goldman Sachs 高盛 | 高盛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相當有信心,預測到2024年,美國經濟將實現2.1%的增長,超越其他已開發市場。該行全球外匯、利率和新興市場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表示,全球工業週期的增強和實際收入的增長將助推美聯儲繼續維持政策不變。高盛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在最新的展望中預計,聯準會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實施降息。 |
Bank of America 美國銀行 |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Stephen Juneau在報告中明確表示,他們現在認為升息週期已經結束,反映對未來利率走勢的保守看法。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解讀報告指出,這種變化不是投資人對宏觀前景預期改變,而是對通脹和債券殖利率在2024年同步走弱的預期。 |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 | 富國銀行以Jay Bryson為首的經濟學家團隊預計2024年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但他們強調未來一年左右的經濟前景充滿挑戰。他們指出,隨著利率上升,將對商業投資和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預計可能導致更多公司裁員。 |
UBS 瑞銀 | 瑞銀激進預測:2024年降息至多275基點。瑞銀強調反通脹和失業上升將在2024年削弱經濟產出,引發聯準會降息,首先是為了防止基金利率變得限制性,然後遏制經濟走弱。 |
Bloomberg 彭博社 | Bloomberg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Anna Wong指出,10月意外疲軟的核心CPI將加強聯準會官員對於對利率採取足夠限制性政策的信心。 |
華爾街日報記者 Nick Timiraos | 被譽為「聯準會喉舌」的知名記者Nick Timiraos明確表示,根據10月的就業報告和通脹報告,強烈暗示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本輪升息。 |
對沖基金城堡投資創辦人 Ken Griffin | 對沖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的創辦人Ken Griffin,被譽為「對沖基金新王」,預期聯準會不會再進行升息,但如果未來的降息速度過快,可能會損害其聲譽。他強調聯準會需要傳達一個信息,即他們將控制通脹問題,避免其脫離控制。Griffin警告說,如果降息過早,聯準會可能失去人們對2%通脹目標承諾的信任。 |
- 美聯儲官員
●里士滿聯儲主席托馬斯·巴爾金表示,儘管近期成功壓抑了物價上升的壓力,但他對通脹能夠順利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感到懷疑。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古爾斯比對最新的美國通脹回落數據表示歡迎,同時補充指出,通脹率距離達到聯準會2%目標還有一段路。
古爾斯比表示,對通脹和房屋價格方面的進展,他希望看到更多積極的跡象。特別是在房屋通脹方面,他指出商品通脹已經呈下降趨勢,而不包括住房的服務業通脹通常調整較緩慢。他預計未來幾季的關鍵在於居住類價格通脹,總體而言,通脹在下降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波動。
古爾斯比在昨日並未更新他對適當利率路徑的看法。儘管在周二的數據公佈之前,他並非主張進一步收緊政策的聯準會決策者之一。他的觀點顯示對於當前經濟情勢,特別是通脹和利率調整方面,保持較為保守和觀望的態度。 - JP Morgan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的CEO戴蒙在接受訪問時表達擔憂,認為市場對短期數據的反應過度。他強調通脹可能不會迅速消失,並認為美聯儲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行動。戴蒙指出,儘管目前形勢良好,但美國仍然面臨多方面的阻力,包括量化緊縮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指出,由於CPI數據的進一步降低,12月升息的可能性減少。他特別強調第四季通脹可能低於先前預期,並指出失業率的略微上升可能使聯準會難以用更鷹派的點陣圖來抵銷鴿派的持有態度。 -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領導的研究小組指出,他們預計聯準會將在2024年6月啟動降息,隨後在9月再次降息,每次降息25個基點,每次會議上都將實施降息,預計到2025年底,政策利率將下降至2.375%。
該行經濟學家預測,隨著通脹降溫,聯準會將在未來兩年實施大規模的降息措施。儘管美國經濟走弱不至於導致衰退,但應當採取更大範圍的寬鬆措施。他們預測失業率將在2025年達到4.3%,高於聯準會的預估4.1%。此外,他們預測經濟成長和通脹也將低於官方預期。
摩根士丹利強調雇主保留員工將有助於避免美國經濟下滑,雖然招聘步伐將減緩。他們指出這將對可支配收入產生影響,進而對支出產生影響。同時,該團隊預測聯準會將於明年9月開始逐步退出量化緊縮政策,直至2025年初完全結束。
Zentner的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長期高利率可能導致持續的拖累,不僅會抵銷財政刺激,還會使美國經濟增長低於潛在水準。他們預測聯準會將實現軟著陸,但經濟增長放緩將持續引起對衰退的擔憂。 - Goldman Sachs 高盛
高盛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相當有信心,預測到2024年,美國經濟將實現2.1%的增長,超越其他已開發市場。
●該行全球外匯、利率和新興市場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表示,實際收入增長強勁,且對全球工業週期的疲軟正在出現觸底迹象,這讓高盛對美國經濟的未來表現充滿信心。
Trivedi指出,全球工業週期的增強和實際收入的增長將助推美聯儲繼續維持政策不變。隨著通脹回歸目標水平,Trivedi預期貨幣政策可能變得更加寬鬆,特別是考慮到近期聯準會一些鴿派的言論。
●高盛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在最新的展望中預計,聯準會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實施降息,並在之後每季度進行一次,直至2026年中期,降息總數達到175個基點,將目標利率區間定在3.5%-3.75%。
Mericle的預測與聯準會的中位數預估更加接近,聯準會的點陣圖顯示,預計明年將有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並在2025年底保持政策利率在3.9%。
Mericle強調,由於金融危機後的逆風已經過去,以及財政預算赤字擴大的預期,聯準會可能會維持相對較高的利率。他指出,這種預測是官員間的妥協,反映了對通脹問題解決後是否需要保持高利率的不同看法。 - Bank of America 美國銀行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Stephen Juneau在報告中明確表示,他們現在認為升息週期已經結束,反映對未來利率走勢的保守看法。
基於對政策利率在2024年下降的極大信心,最新的基金經理調查報告顯示,投資者展現出次貸危機後最強勁的淨增持債券勢頭。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解讀報告指出,這種變化不是投資人對宏觀前景預期改變,而是對通脹和債券殖利率在2024年同步走弱的預期。 -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
●富國銀行以Jay Bryson為首的經濟學家團隊預計2024年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但他們強調未來一年左右的經濟前景充滿挑戰。該報告指出,未來可能面臨全面的經濟挑戰,描述為「烏雲可能佔據地平線」,主因是貨幣政策的逐漸收緊可能抑制經濟活動。
Jay Bryson團隊認為,隨著利率上升,將對商業投資和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預計可能導致更多公司裁員。
據富國經濟學家預測,美聯儲可能在2025年初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25個基點,這一預測高於聯準會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與者的預期。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Shannon Seery在媒體圓桌會議上表示,如果經濟實際上避免了衰退,該團隊對於聯準會政策的預測可能過於寬鬆。 - UBS 瑞銀
●瑞銀激進預測:2024年降息至多275基點:
瑞銀對2024年美國經濟前景持激進預測,預計衰退將導致聯準會在該年降息至多275個基點,是市場預期的四倍。瑞銀強調反通脹和失業上升將在2024年削弱經濟產出,引發聯準會降息,首先是為了防止基金利率變得限制性,然後遏制經濟走弱。
●瑞銀對經濟現狀的評估
瑞銀全球經濟與戰略研究主管Arend Kapteyn表示,初始條件相較一年前更為惡劣,尤其是從美國市場撤資的規模之巨。他指出信貸動力處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利潤率受到擠壓,私營部門就業增長緩慢,並強調了實際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巨大差距。
●瑞銀經濟展望與觀點
瑞銀指出,儘管經歷了自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升息週期,但至第三季末,美國實際GDP僅成長了2.9%。截至9月FOMC會議後,收益率上升,股市壓力增加,顯示經濟尚未擺脫困境。瑞銀估計2023年財政刺激對經濟的上行壓力將在2024年減退,預計2024年經濟成長大幅放緩,失業率上升。瑞銀認為2025年將見到復甦,預測GDP增長回升至約2.5%,失業率在5.2%。 - Bloomberg 彭博社
Bloomberg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Anna Wong指出,10月意外疲軟的核心CPI將加強聯準會官員對於對利率採取足夠限制性政策的信心。
Wong表示,雖然核心CPI疲軟,但需要數月的持續表現,才能使聯準會宣告升息週期正式結束。截至12月,核心通脹仍是聯準會目標的兩倍。整體而言,通脹離達到聯邦儲備銀行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未來的道路可能會充滿波折。 - 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
被譽為「聯準會喉舌」、有「新聯準會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記者Nick Timiraos明確表示,根據10月的就業報告和通脹報告,強烈暗示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本輪升息。在Timiraos的文章中指出,這兩份報告顯示,聯準會在7月可能已經實施了最後一次升息。 - 「對沖基金新王」Ken Griffin
對沖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的創辦人Ken Griffin,被譽為「對沖基金新王」,週二表示他預期聯準會不會再進行升息,但如果未來的降息速度過快,可能會損害其聲譽。他強調聯準會需要傳達一個信息,即他們將控制通脹問題,避免其脫離控制。Griffin警告說,如果降息過早,聯準會可能失去人們對2%通脹目標承諾的信任。
美國CPI│市場反應
3大指數開高走高,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創下今年4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43%,漲489.83點,報34827.7點。
- 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91%,漲84.15點,報4495.7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37%,326.64點,報14094.38點。
美國11月CPI公布於香港時間2023年8月10日20:30,請持續關注秒投消息。
當經濟過熱,CPI增長過急的時候,國家就會以加息降準等手段出手控制,令巿埸資金變少。當巿埸資金變少,企業及巿民的消費就會因而變少,公司盈利亦會下降,此時人民普遍就不會預期通脹大升,即是說會預期經濟增長放緩,而這預期則會在股巿中反映,股價一般會下跌。
【秒投美股】
➤關於加息/升息: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 香港是否隨美調息 │ CPI指數是什麼 │ PPI是什麼?如何影響通脹?
➤關於減息/降息:美國減息時間表2024 │ 減息是甚麼?減息影響 │ 減息買咩好 │ 美國降息歷史 │ 降準vs降息
➤近期美股數據:9月美國議息報告 │ 11月CPI│ 金價走勢2023
➤換匯省錢攻略:
【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美元兌港元|人民幣兌港元|英鎊兌港元|日元兌港元|
歐元兌港元|加元兌港元|澳元兌港元|新加坡幣兌港元
Interactive Brokers 可買賣加密貨幣了,手續費低至0.20%!
現在開戶【IB盈透證券】,領取高達$2600迎新獎賞☀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