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PI|香港時間2月14日晚間9時30分,美國勞工部公佈今年1月美國CPI數據,年增6.4%,核心CPI年增5.6%,為3個月以來最大增幅,顯示通脹放緩腳步停滯。美聯儲官員陸續在數據發布後發表講話,本文會整本次報告數據和分析、美聯儲官員講話節錄和市場最新走勢!
公佈日期 | 時間 | 公佈值 | 預測 | 過去 |
2023年3月14日(2月CPI) | 20:30 | 6.0% | 6.4% | |
2023年2月14日 (1月CPI) | 21:30 | 6.4% | 6.2% | 6.5% |
2023年1月12日 (12月CPI) | 21:30 | 6.5% | 6.5% | 7.1% |
2022年12月13日(11月) | 21:30 | 7.1% | 7.3% | 7.7% |
2022年11月10日(10月) | 20:30 | 7.7% | 8% | 8.2% |
2022年10月13日 (9月) | 20:30 | 8.2% | 8.1% | 8.3% |
2022年9月13日 (8月) | 20:30 | 8.3% | 8.1% | 8.5% |
2022年8月10日 (7月) | 20:30 | 8.5% | 8.7% | 9.1% |

美國CPI │ 美國1月CPI數據
美國1月CPI年增長6.4%,超出市場預期的6.2%,略低於前值的6.5%,僅下降0.1個百分點;1月核心CPI年增長5.6%,同樣超出市場預期的5.5%,略低於前值的5.7%,下降0.1個百分點。
美國1月CPI的報告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這份報告是去年6月錄得自1981年以來最高水平的9.1%後(上表紅字列位),連續第七個月降溫,也是自2021年10月以來的最小增幅。
憂的是CPI的下降步伐似乎開始趨於停滯,本月CPI亦是過去三個月以來的最大增幅,數據高於市場預期,甚至未能反映美聯儲此前的信心講話。
美國CPI│2023年新版CPI出爐
美國勞工部改版了CPI項目權重,並應用於2023年1月的CPI報告,目的是近一步優化數據,以反映過去一段日子食品和能源價格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美國新版CPI項目權重更改如下:
- CPI項目權重由兩年調整一次,更改為一年調整一次。
- 在2023年的CPI報告中,「住房」由43.008%調高至44.384%;「食品」由13.867%調低至13.531%;「交通」由17.737%調低至13.531%。
簡言之,美國勞工部上調房市、下調食品和能源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CPI項目 | 1月CPI | |
平均 All items | 6.4% | |
食物類別 | 食物 Food (總平均) | 10.1% |
家用食品 Food at home | 11.3% | |
非家用食品 Food away from home | 8.2% | |
能源類別 | 能源總計 Energy | 8.7% |
能源商品 Energy Commodities | 2.8% | |
汽油 (所有種類) Gasoline (all types) | 1.5% | |
燃油 Fuel Oil | 27.7% | |
能源服務總計 Energy services | 15.6% | |
電力 Electricity | 11.9% | |
公用事業(管道)燃氣服務 Utility (piped) gas service | 26.7% | |
核心CPI (其他類別總計, 扣除食物和能源) All items less food and energy | 5.6% | |
商品類別 (扣除食物和能源) Commodities less food and energy | 核心商品 Commodities | 1.4% |
新車 New vehicles | 5.8% | |
二手車 Used cars and trucks | -11.6% | |
服飾 Apparel | 3.1% | |
醫療保健商品 Medical care commodities | 3.4% | |
服務類別 (扣除能源服務) Services less energy services | 總計 | 7.2% |
房地產 Shelter | 7.9% | |
交通服務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 14.6% | |
醫療保健服務 Medical care services | 3.0% |
美國CPI │ 美國1月CPI解讀
美國1月CPI的增長主要是住宅和能源,而二手車、醫療、航空票價則有所下降,因此CPI才能有所緩解。
以下為較值得注意的項目數據:
- 住房價格:上漲0.7%,略低於上月的0.6%增幅,年增長7.9%
住房成本是近幾個月來通膨大漲的最大貢獻者,佔CPI權重的三分之一,也是1月最大的增長貢獻者,佔了增長的一半 - 能源價格:上漲2%,年增8.7%
- 食品價格:上漲0.6%,年增10.1%,連續兩個月上漲
- 服務類別 (扣除能源服務) 價格:上漲0.5%,年增長7.2%,為1982年7月以來的新高
- 核心服務業(扣除住房)價格:上漲0.27%,年增6.2%
- 二手車價格:下跌1.9%,年減11.6%,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 醫療保健服務價格:下滑0.7%,年增長3%
美國CPI │ 美國1月CPI分析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一月就業報告,非農就業人口大增51.7萬,失業率僅3.4%,是53年以來的低點,然而薪資卻持續放緩,一月月薪平均下降0.2%,年減1.8%,引發美聯儲的鷹派言論。因此,作為2023年首秀的1月CPI格外重要,也是市場特別關注的焦點,本月報告將檢視美聯儲的加息政策是否奏效以外,也會影響未來幾個月美聯儲的利率決策。
在本次數據中,美聯儲反覆強調最關注的是「核心服務業價格」,因為該項目對勞動力市場是否緊張、薪資是否調漲的影響最為巨大。
美聯儲自2022年3月以來,已連續8次提高基準利率,期望藉由貨幣緊縮政策來打擊四十年未見的高通脹率。如果貨幣緊縮政策不能產生預期效果,就要採取更多的手段。
美聯儲官員點評1月CPI
針對本月的CPI數據,美聯儲官員也陸續出面點評,節錄如下:
- 紐約聯儲行長 John C. Williams
抑制通脹仍有一段路要走,目前的通脹率仍舊太高,就業市場的強勁將會支持進一步加息。最大的擔憂是大眾對美聯儲過去一段時間的決策感到失望,因此美聯儲需要比預期更高的利率。
-失業率可能需要下調至4.0%~4.5%之間,此前預估失業率將升至4.5%以上。
-終端利率上限可能調升至5.50%,此前預估利率在5.00%至5.50%之間是合理的。
-在2024年至2025年則可能會降息,以反映通脹降低。 - 費城聯儲行長 Patrick Harker
美聯儲的加息政策還未有結束,但可能已近尾聲。在今年的某個時間點,利率將會有足夠的限制性來保持利率不變。
-美聯儲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將加息幅度維持在25個基點,終端利率維持在5.00%以上。
-與美聯儲公布的中間質一致,核心通脹率將在3.5%左右,2024年則會回落至2.5%,2025年回到2%。
-美國GDP的增長雖然放緩,但應不至於出衰退,預估2023年GDP增長是1%,2024、2025年則會回溫到2%
-失業率可能會高於4%,高於美聯儲的中間值4.6% - 達拉斯聯儲行長 Lorie K. Logan
美聯儲需要漸進式加息,加息的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時間,直到出現令人信服的數據,在有需要時更要進一步收縮,而最大的風險是收緊政策力度過小。
-「令人信服的數據」係指通脹應該是能夠逐步下降到2%的目標,因此不應限制和鎖定美聯儲的利率峰值與精確的利率路徑。就算是停止加息以後,政策也須要具備靈活性,不應該排除進一步收緊。
-通脹已有一些進展,其中服務業的通脹確實有所放緩,但仍舊不足,美聯儲的首要任務是讓價格趨回穩定。 - 里奇蒙聯儲行長 Thomas I. Barkin
CPI數據和預期相一致,不能忽略的是通貨膨脹的慣性與持久性遠大於美聯儲的認知。美聯儲存在「繼續加息」和「停止加息」兩種可能,如果通脹趨於穩定,借貸成本不需要升得那麼高,可能不會對終端利率造成太大影響;如果通脹持續,就必須繼續加息
-下週五的PCE報告(個人消費指數)將會是美聯儲首選地觀察目標,以及下次美聯儲會議前的2月CPI和就業報告。
-1月非農就業報告比預期強勁許多,但風險在於通脹一側,而非在經濟一側
美聯儲人事異動
民主黨出身的現任美聯儲副主席 Lael Brainard 布蘭納德即將離任。
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2月14日將其任命為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該職位為全美最高經濟顧問,執掌協調政策、與商界領袖溝通、與國會談判的重要角色。
據美國最知名的政治媒體《Politico》,紐約聯儲行長John C. Williams、舊金山聯儲行長Mary C. Daly、歐巴馬前顧問Betsey Stevenson、摩根史坦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Seth Carpenter都是新任美聯儲副主席的口袋名單。
據《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推文,拜登於上週發表任內第二次國情咨文後,隨即迎來經濟團隊的重組,這會對美聯儲產生最直接的經濟影響。
據預測機構LH Meyer/Monetary Policy Analytics經濟學家Derek Tang推文,Lael Brainard作為美聯儲官員當中鴿派的凝聚力量,可能導致美聯儲在春季更大幅度加息,進而增加了經濟衰退的風險。

根據《Politico》,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的任務將會是協助拜登落實行政命令、到國會支出法案等經濟決策、解決棘手債務限額。
資料與圖片來源:Politico
美國CPI│市場反應
美國1月CPI發布後,市場反映震盪。
- 美股:
道瓊指數跌156.66點,逾0.46%,報34,089.27點。
標普500指數跌1.16點,逾0.028%,報4136.13點。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68.36點,逾0.57%,報11,960.15點。
- 匯市:截止截稿前
1. 國際貨幣
美元指數過去1日上漲0.20%,過去5日上漲0.10%,報103.43美元。
1月CPI公佈初時,美元一度下挫到102.54低點,隨後回升,重點關注未來2~3個交易日走勢,將對未來1個月的美滙走勢有所影響。
美元/歐元過去1日上漲0.17%,過去5日下跌0.17%,報0.9331歐元。
歐盟統計局公布2022年Q4 GDP,按季增長0.1%,年增1.9%,就業增長0.4%,均超出預期,顯示預期性衰退不存在。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馬赫盧夫表示,歐洲央行下次可能升息在3.5%以上,且今年不會降息。
美元/英鎊過去1日上漲0.15%,過去5日下跌0.74%,報0.8228英鎊。
2月14日,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Q4失業率維持在3.7%,職缺空缺率連續七個月下降,不含獎金的工資升速達到6.7%,增加英國央行持續加息的壓力,英國央行此前預估下個月加息會到25個基點後暫停。
美元/澳元過去1日上漲0.73%,過去5日下跌0.39%,報1.4419澳元。
2月14日,澳洲國民銀行公佈12月企業現況升至18,信心指數升至6,均高於前值,凸顯企業對前景樂觀,但壓力將再次回升,澳洲央行可能近一步加息。
美元/日圓過去1日上漲0.041%,過去5日上漲1.29%,報133.126日圓。
日圓持續走弱,岸田內閣已任命植田和男為新任日本央行行長。
2月14日,日本公佈2022年Q4 GDP,反彈0.6%,但增幅小於預期,料日本央行退出刺激政策將是挑戰。「日圓先生」官神原英則認為日本央行有可能加息,激勵日圓上漲。
美元/加元過去1日上漲0.13%,過去5日下跌0.20%,報1.3361加元。
美元/瑞郎過去1日上漲0.13%,過去5日下跌0.22%,報0.923瑞郎。
美元/紐元過去1日上漲0.45%,過去5日上漲0.074%,報1.5865紐元。
近期世界各國央行紛紛有新的議息會議和變動,外匯市場正是時機,利用全網最平的券商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證券進行外匯交易,可享有比銀行牌告價更優惠的匯率!
➤延伸閱讀:【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2. 兩岸四地
美元/港元過去1日下跌0.0092%,過去5日下跌0.022%,報7.8482港元。
美元/人民幣過去1日上漲0.25%,過去5日上漲0.51%,報6.8443人民幣。
美元/新台幣過去1日上漲0.25%,過去5日上漲0.50%,報30.3478新台幣。
美元/澳門幣過去1日上漲0.17%,過去5日上漲0.18%,報8.0970澳門幣。
- 貴金屬:
現貨黃金過去1日下跌0.47%,過去5日下跌1.80%,報1857美元/盎司。
現貨銀過去1日下跌0.75%,過去5日下跌3.17%,報21.72美元/盎司。
鉑金過去1日下跌0.91%,過去5日下跌5.16%,報931.10美元/盎司。
鈀金過去1日下跌0.94%,過去5日下跌10.06%,報1480美元/盎司。
2023年2月份的CPI公布於香港時間2023年3月14日20:30,請持續關注秒投消息。
當經濟過熱,CPI增長過急的時候,國家就會以加息降準等手段出手控制,令巿埸資金變少。當巿埸資金變少,企業及巿民的消費就會因而變少,公司盈利亦會下降,此時人民普遍就不會預期通脹大升,即是說會預期經濟增長放緩,而這預期則會在股巿中反映,股價一般會下跌。
➤近期美股新聞:2月美國加息報告 │ 鮑威爾2月講話│Q4 美股重點企業業績 & 財報分析Q4
➤換匯省錢攻略:
【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美元兌港元|最抵唱美元USD方法!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美元
人民幣兌港元|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澳元匯率!唱人仔RMB最抵方法!
英鎊兌港元|最抵唱GBP方法!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英鎊
日元兌港元|5種唱Yen方法!比較31間銀行、找換店、IB日元兌港元滙率
歐元兌港元|最抵唱歐羅EUR方法!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歐元匯率
加元兌港元|最抵唱加元CAD方法!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加元匯率
澳元兌港元|最抵唱澳元AUD方法!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澳元匯率
新加坡幣兌港元|最抵唱SGD方法!比較31間找換店、銀行、IB換澳元匯率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
美國1月CPI為多少?
最新公佈1月美國CPI為6.4%
美國1月核心CPI為多少 ?
最新公佈1月美國核心CPI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