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跌原因|港股周一10月24日大跌,收巿報15,180.69,跌1030.43,跌幅6.36%,創13年半低位,成為網民熱話。周二10月25日開市後更曾跌跛15,000點。 有網民笑說難道「丁蟹效應」又應驗?事因周一起TVB再次重播鄭少秋(秋官)有份主演的《大都會》。 到底真正令恒指下跌原因是什麼?

「丁蟹效應」是什麼?
丁蟹效應又稱為「秋官效應」是一個坊間流傳的香港股市大跌象徵,此象徵由鄭少秋於1992年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開始,每當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電影等,恆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令投資者損失慘重的現象。

港股大跌原因?
對於港股大跌原因,綜合網上留言及各大報導,市場分析有以下幾點可能性:
1. 市場情緒
目前恒生指數在於K線下行趨勢,投資者處於恐慌交易中,每當有任何消息 ,只要投資者稍為覺得負面向較多,在此時股市情緒交易遠大於價值交易,下跌的加速度就會非常快,甚至終導致過激的超賣行為,在這種市場情況交易,會令投資者感到既無奈又煎熬。
2. 全球經濟環境有充斥
全球經濟環境有充斥許多不確定因素並影響經濟前景,市場表現反覆波動。
3. 市場擔心未來政策重於政治
新班底下,市場有機會解讀未來政治恐重於經濟。加上中國經濟正處於艱難時期,到底未來經濟發展如何?要時間看新一屆領導班子對經濟政策。短期內市場對未知的表現反覆波動。
4. 美國加息,國際市場拋售觀望
今次美國加息步伐會比以往高,使rmb 貶值,中概股有影響,美國中期選舉前,美對華政策強硬。加上中國已開啟新局面,各種因素令外資拋售觀望,亦是導致港股昨日顯著下跌原因之一。新一屆領導班子需要解決現時最當務之急的經濟問題,以建立威信。中央如何令國際市場消除疑慮需要時間。
5. 中國疫情無放寛惜施
剛剛閉幕的中共二十大,並未公布有關於疫情鬆綁通關相關措施。內地幾時全面通關,中國經濟幾時回復正常,是市場憂慮的問題。
恒指未來還能投資嗎 ?
對於中國經濟及疫情政策上未知數,以及受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美國加息,及俄羅斯地源政治等影響,投資者應注意資金分布,切勿重注投資,恒指及A股表現有待進一步觀察。目前還是現金為王。
相關文章:
【施政報告2022】年度施政報告發布!推簡約公屋、建三路三鐵,大舉招攬入港人才!
【香港樓市】2022年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香港再次亞洲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