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這種上巿方式在美國已經存在幾十年了,但在近年才成為熱話,而最近香港也迎來首隻SPAC—Aquila。究竟SPAC是甚麼?投資者有甚麼需要留意?本文將詳細解說港股、美股SPAC是甚麼及其好壞處。
SPAC是甚麼?
SPAC的全寫是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中文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亦是空殼公司的一種,指的是沒有實質業務而集資上巿的公司。在成為上巿公司後,其公司便會收購或與一間私人公司合併,然後將其轉成公眾公司。以SPAC的形式上巿通常會比傳統IPO的方法便宜,而比起傳統IPO,初創公司能夠更加容易地符合與SPAC合併的條件。
SPAC是如何運作的?
SPAC一般是由一班機構投資者和擁有豐富經驗的管理層建立的,然後會透過投資銀行把股份發售給公眾,再用募集得來的資金收購一間私人公司。但因為通常在IPO時,SPAC是不會明確指明收購目標,所以創辦人需以他們的聲譽及專業能力說股投資者注資。以下是SPAC上巿時的基本步驟:

SPAC的好處
- 比傳統IPO簡單的審查:較簡單的審查令上巿的準備時間減少,能夠減底像COVID-19般突如其來的阻礙及風險。
- 及早入埸:普通投資者也能夠在SPAC指定收購目標前以底價購入股份 (一般為每股$10美金),換來的可能是巨大的潛在回報。
SPAC的風險
- 資訊不流通:由於SPAC IPO時不會指明目標收購公司,投資者難以作更一步的研究。投資者知道的只會是SPAC創辦人的背景及可能有關收購方向的片面資訊。
- 尋找收購目標失敗:如果SPAC未能在指定時間內尋找收購目標,雖然投資者能夠取回資金($10美金),但也會損失了時間成本,因為這段時間可能會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美股SPAC的例子
做線上賭博業的DraftKings (DKNG)、做太空船業務的Virgin Galactic (SPCE) 等都是以SPAC形式上巿的公司。
如何購買SPAC?
SPAC的股票能在巿埸上任意進行買賣,只要在證券買賣平台輪入代號就可以了。投資者也可以選擇投資SPAC的ETF,分散風險。
SPAC值得投資嗎?
相對於以傳統IPO上巿的公司來說,SPAC的不確定性相當之高。就好像於2020年6月在美國上巿的NKLA,短短3個月後就被爆有虛假廣告之嫌,股價大瀉。雖然SPAC是有機會為投資者創造豐厚回報,但除非投資者非常信任管理層及了解收購目標,否則還是小心為上為好。
相關文章:
SPAC香港上市|本港首隻SPAC Aquila(7836)周五上市 每手105萬元|新股IPO
SPAC是什麼?
SPAC的全寫是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中文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亦是空殼公司的一種,指的是沒有實質業務而集資上巿的公司。 詳情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