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是什麼│9月13日,美國公佈8月PPI報告,數據遠低市場預期,創下三年來最大降幅,外界普遍認為通脹將進一步走跌。PPI是什麼?對整體經濟、CPI通脹與金融市場有何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美國PPI │2023美國PPI公佈時間與結果
公佈日期 | 時間 | 公佈值 | 預測 | 前值 |
---|---|---|---|---|
2023年11月15日 (10月) | 21:30 | 待定 | 待定 | 2.2% |
2023年10月11日 (9月) | 20:30 | 2.2% | 1.6% | 2.0% |
2023年9月14日 (8月) | 20:30 | 1.6% | 1.2% | 0.8% |
2023年8月11日 (7月) | 20:30 | 0.8% | 0.7% | 0.2% |
2023年7月13日 (6月) | 20:30 | 0.1% | 0.4% | 0.9% |
2023年6月14日 (5月) | 20:30 | 1.1% | 1.5% | 2.3% |
2023年5月11日 (4月) | 20:30 | 2.3% | 2.4% | 2.7% |
2023年4月13日 (3月) | 20:30 | 2.7% | 3.0% | 4.9% |
2023年3月15日 (2月) | 20:30 | 4.6% | 5.4% | 5.7% |
2023年2月16日 (1月) | 21:30 | 6.0% | 5.4% | 6.5% |
2023年1月18日 (12月) | 21:30 | 6.2% | 6.8% | 7.3% |
2022年12月9日 (11月) | 21:30 | 7.4% | 7.2% | 8.1% |
2022年11月9日 (11月) | 21:30 | 8.0% | 8.3% | 8.4% |

美國9月PPI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增長率超出市場預期,這對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在通膨問題上的決策產生了影響,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升息路徑的不確定性。下面將詳細解析這些數據和其潛在經濟影響。
1. 總體數據概覽
- 9月PPI月增0.5%,高於市場預期的0.3%,但較8月的0.7%稍低。
- 9月PPI年增2.2%,高於8月的2%和市場預期的1.6%,創下自今年4月以來的最高增幅。
- PPI被認為是通膨的領先指標。
2. 核心PPI數據
- 排除波動劇烈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9月核心PPI月增0.3%,高於8月和市場預期的0.2%。
- 9月核心PPI年增2.7%,高於8月的2.2%和市場預估的2.3%。
3. PPI數據對市場和美聯儲的影響
- PPI數據公佈後,投資者普遍認為11月美聯儲會議中,美聯儲按兵不動的概率達到了89.4%,升息1次的概率僅為10.6%。
- 美聯儲的加息決策對市場利率和金融條件有顯著影響。
4. 增長細節
- 最終需求商品指數在9月增長0.9%,連續第三個月增長,其中最終需求能源價格增長3.3%,其中汽油指數增長5.4%。
- 最終需求食品也增長0.9%,為自2022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 9月最終需求服務指數增長0.3%,主要是由於存款服務(部分)指數大幅增長了13.9%。
5. 特別關注類別
- 有幾個類別,包括投資組合管理和醫療保健相關類別,被用來計算美聯儲偏愛的通膨指標,即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
6. 對未來的影響和美聯儲的決策
- PPI數據的加速增長以及油價的波動可能在未來對物價施加壓力。
- 在不利的供應衝擊和核心PPI年增速高於2%的情況下,美聯儲可能會採取更為謹慎的政策。
- 近期,一些美聯儲官員認為可以停止升息,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金融條件收緊,可能會取代升息的措施。

PPI是什麼
PPI,全稱 Producer Price Index,中譯「生產者物價指數」,特區政府又將PPI譯作「生產者價格指數」,是衡量一國的生產商在生產過程中投入成本的平均變化指數。更具體來說,PPI是生產者三個漸進階段的物價資訊:原料、半成品、成品。
PPI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要求各國提供的重要經濟指標,它不僅反映某時期的生產價格變化,是國家用來觀察工業生產發展速度、企業經濟效益,也是政府制定經濟政策、國民經濟核算的主要依據之一。PPI也是觀察通過膨脹水平的主要指標,尤其在金融市場上,特別容易受到生產者成品價格的波動。
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與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關係密不可分,前者是企業生產的總成本,而企業最終要將產品賣給消費者,產品定價勢必要比成本價更高,因此PPI往往被視為CPI的先行指標,是預估通貨膨脹的指標之一。生產成本的高低,最終都會反映在產品價格上,也就造成了通脹或通縮。
國民經濟核算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是一個國家衡量將國民經濟運行和行業通過系統性的量化數據報告,包含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行為。
國家發布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自1992年導入市場經濟的SNA系統,報告地區範圍僅含括中國內地,授予港澳特區自行發布權。同CPI和PPI,特區政府的政府統計處每季發布市民的經濟核算,發表在政府網站。
PPI 發佈機構 / PPI如何查詢?
- 香港:政府統計處
-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 大陸: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
- 美國:美國勞工局
- 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
PPI是什麼│PPI包括什麼?
每個國家/地區的PPI內容不盡相同。本文簡單列舉香港、大陸、美國的PPI,這些內容都會形塑PPI,PPI則會影響CPI,兩個數據都會影響股市。如果有做港股、A股、美股的投資人,也可以稍微注意。
香港PPI
由於香港是一座港口型城市,腹地極小,產業導向以服務業為主,製造工業不論是區域、生產規模、種類、產量都非常有限,且騰飛年代的香港製造商幾乎外移到大陸或東南亞,特區政府因此將PPI分成兩種:
- 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製造業、污水處理、廢棄物管理及污染防治活動
- 服務業生產者價格指數:住宿服務、陸路運輸、水上運輸、航空運輸、貨倉及倉庫、速遞服務、電訊、證券、期貨及金銀經紀服務、地產保養管理與經紀及代理服務、機械及設備租賃、法律與會計與核數及簿記服務
香港PPI每季發佈一次,落在3、6、9、12月的中旬,公佈在政府統計處。
大陸PPI
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因此大陸PPI在全球地位更顯突出。一旦陸企或在陸工廠的生產成本提高,直接反映到出廠價,導致別國/地區的經銷商進口成本也會大幅上漲,消費者就會直接感受物價上漲,日用品幾乎來自大陸的香港也無法自身事外。
大陸PPI調查下列9大類商品,僅包含工業生產者的價格指數,品類以能源和化工佔比最大,與大陸的各種大型基建相關。
- 燃料、動力類
- 有色金屬類
- 有色金屬材料類
- 化工原料類
- 木材及紙漿類
- 建材類:鋼材、木材、水泥
- 農副產品類
- 紡織原料類
- 工控產品
大陸PPI每月發佈一次,落在每月中旬,公佈在國家統計局。
美國PPI
美國PPI涵蓋全美至少1萬種原料、成品、半成品,產品落在下列16種類:
燃油類、金屬類、非金屬類、化工類、機械類、加工食品與飼料類、運輸器材類、農產品類、木漿與紙類、天然橡膠與塑膠類、木料與木材類、家具與家用品類、紡織與服飾類、皮革類、雜類。
為了有效區分產品,美國勞工局將PPI分成三大類:
- 商品類 (Commodity):如原物料
- 產業類 (Industry):如製造業、運輸業、倉儲業
- 最終需求-中間需求 (FD-ID):本項目從產品類獨立出來,以更細化計算服務業、建築業、政府採購和出口的指標來衡量PPI變化。FD-ID是一項還在調整中的數據
與大陸PPI不同,美國PPI涵蓋所有生產業,而美國的農業、工業、服務業、建築業、服務業就佔PPI的75%,當中以服務業佔比最大,而在產品類別中以運輸器材佔比最大。
在上述產業與分類中,最常被美股投資者查詢的是原物料、製造業、運輸業、倉儲業,這些產業深刻影響股價變動。
美國PPI每月發佈一次,落在每月中旬,公佈在美國勞工局。
PPI是什麼│PPI與核心PPI
將容易受到季節、供需、突發性事件影響的食物與能源剔除後,即是核心PPI (Core PPI)。核心PPI能更加準確衡量企業生產的成本,受到美國首席經濟學家們的普遍關注。
下圖是PPI(藍線)與核心PPI(紅線)的走勢圖,從圖表可知,核心PPI的波動比PPI來得更小。

PPI是什麼│PPI與CPI
PPI和CPI同樣作為觀察通貨膨脹的重要數據,關聯密切。
PPI與CPI比較
項目 | PPI | CPI |
中文 | 生產者物價指數 | 消費者物價指數 |
意義 | 反應生產者的生產成本 | 反應消費者的消費成本 |
漲跌意義 | PPI上漲:生產者成本上漲 PPI下跌:生產者成本下跌 | CPI上漲:物價上漲,消費者購買力下降 CPI下跌:物價下跌,消費者購買力提高 |
作用 | ●各國/地區PPI為CPI先行指標 ●PPI上漲,代表可能發生通脹 ●PPI下跌,代表可能發生通縮 | ●各國/地區CPI公佈時間早於利率決策 ●CPI上漲,代表可能發生通脹 ●CPI下跌,代表可能發生通縮 |
PPI與CPI背離的原因
在一般情況而言,PPI和CPI不僅計算方法相同,也有一定重合性,這是由於PPI的傳導性:上游產品到了下游,價格勢必會提升。
然而,兩者卻並不是嚴格的成正比對應關係,有時PPI和CPI情況可能不一致,甚至是相反,或是長期背離狀態,這種情況稱之為「剪刀差」。發生剪刀差的原因如下:
- 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也包含服務價格。
- PPI構成項目中,還包含生產產品的資本設備,CPI中沒有。
- PPI的工業品市場被政府或買方市場(經銷商、代理商等)的人為控制,前者權限包括調整電力、煤炭、水、鹽等原材料價格,後者可能會囤貨賣高價。
PPI是什麼│PPI的影響
PPI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如果PPI維持良性上漲,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活躍,比如現在處於後疫情時代,生產需求增加,帶動企業好轉,PPI上漲屬於良性。
如果PPI是惡性上漲,受到原材料價格、貨幣、供需等原因影響,對整體經濟則利大於弊,下游企業勢必受到PPI上漲導致獲利減少,消費者也會蒙受物價上漲之殃。
PPI對政府經濟政策/企業的影響
- PPI和CPI同時上漲:代表通脹增加,央行便會加息來抑制通脹。
- PPI和CPI同時下跌:代表通縮增加,經濟發展放緩,央行便會降息來抑制通縮,刺激經濟發展。
- PPI上漲,CPI下跌:
-企業無法有效消化提高的成本,利潤恐減少,甚至虧損。
-PPI惡性上漲,政府可能出手調整原物料價格,或是直接徵收原物料。 - PPI下跌,CPI上漲:
-企業成本下跌,利潤增加,經濟可能進入下一階段的擴張期。
-PPI明明下跌,CPI卻惡意上漲,政府可能直接打擊囤抬價的民間賣家。
PPI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 股市
-當PPI下跌,代表企業生產成本下跌,將有助於企業的利潤向好,對股市有正面影響。
-當PPI上漲,代表企業生產成本上漲,企業利潤下跌,對股市是負面影響。
因此,PPI對股市的影響其實相較CPI更為直觀,PPI直接反映企業的成本與利潤水平,也揭示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這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的營利預期,從而影響股市漲跌。
在美股市場中,PPI高出預期的話,則會大幅影響工業類股、科技類股與道瓊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
在A股市場中,PPI影響更加明顯,因為有80% A股企業屬於製造業。 - 美元
-當PPI下跌或者低於預期,代表通縮,代表美元走跌或處於弱勢。
-當PPI上漲或者高於預期,代表通脹,代表美元走強或處於強勢。
【秒投美股】
➤關於加息/升息: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 香港是否隨美調息 │ CPI指數是什麼 │ PPI是什麼?如何影響通脹?
➤關於減息/降息:美國減息時間表2024 │ 減息是甚麼?減息影響 │ 減息買咩好 │ 美國降息歷史 │ 降準vs降息
➤近期美股數據:9月美國議息報告 │ 11月CPI│ 金價走勢2023
➤換匯省錢攻略:
【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美元兌港元|人民幣兌港元|英鎊兌港元|日元兌港元|
歐元兌港元|加元兌港元|澳元兌港元|新加坡幣兌港元
Interactive Brokers 可買美債,手續費更平,低至US$5!
現在開戶【IB盈透證券】,領取高達$2600迎新獎賞☀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