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GME遊戲驛站軋空(short squeeze)事件後,相信不少投資者都對「沽空」產生了不同的疑惑。沽空是如何運作的?作為散戶看淡沽空是否可取?本文將介紹沽空的原理及風險,讓投資新手更加認識沽空的概念。
甚麼是沽空?
沽空是指在沒有持有相關股票的狀態下先進行賣出,在股票價格下跌後買回,從而獲利的一種看淡策略。假設你以$100沽空一股股票,然後在$70買回,你的利潤便會是$30。沽空的目的除了是投機,也可以是對相關資產進行對沖,從而減低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

未持有股票也能賣出?
沒錯。舉個例,假設你認為市價$100的A股票會下跌至$70。當決定沽空時,你會先向券商借入股票,然後再進行賣出。這時,如果以市價$100賣出的話,你會像平時賣出股票一樣獲得$100。然而,借入了的股票是需要歸還的。如果你能在$70的時候買回,便可以在賺取$30差價的同時,把股票歸還給券商。但相反,若A股票不跌反升,便會導致虧損。
另外,投資者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地方,也不是每一隻股票,都能夠被沽空的。以香港為例,根據證監會《證券及期貨條例》,在落盤沽空前必須先簽署《證券借貸協議》並借入股票,否則是不允許無貨沽空的。即使打算簽署協議,也只能沽空在「可進行賣空的指定證券名單」上的股票。

沽空的風險
沽空最根本的問題是無限的潛在虧損。當你買入一隻股票時,你最多只會虧損你所投入的資金,但理論上股票可以無限地上升,所以你的潛在回報也是無限的。不過,沽空是與此概念相反的。以上述例子為例,當你以$100沽空股票時,即使股票跌到零,最大的回報也只有$100。但如果股票升至$200、$400,甚至更高,損失可以是$100的幾倍。而因為理論上股票可以無限地上升,沽空的潛在虧損變相也是無限的。
此外,時間並不是沽空的朋友。沽空時因為需要借入股票,往往會伴隨着利息支出,而每天要支付的利息通常是以「股價×借入股數×利率/365」計算。所以,只要一日不買回股票,就要不斷地支付利息,代表投資組合的價值是在自動地不斷的下降,這無疑會對投資回報造成傷害。
看淡不一定要沽空
無論你怎樣看淡一隻股票,只要有一個利好因素,或者某政治因素,可能便會就此逆轉。在1月18日之前,ATVI(暴雪)還在處於下行走勢,但微軟一宣佈收購ATVI,股價便一日大升三成,如果在1月18日前些日子選擇沽空的話,到現在還在虧損當中。在投資世界中,有不同的金融工具可供看淡的投資者選擇,並不一定要選擇有着無限潛在虧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