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排名│隨著2023年第三季度接近尾聲,全球新股市場集資表現開始明朗化。德勤於9月22日發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香港、內地、美國等新股市場表現,以及對全年的預測分析。本文將概述港股/A股/美股的2023上半年IPO情況。
溫馨提示:本文表格皆可左右滑覽。
Table of Contents
IPO排名 2023│香港跌至第八位
排名 | 國家/地區 | 交易所 |
1 | 內地 | 上海交易所 |
2 | 內地 | 深圳交易所 |
3 | 美國 | 納斯達克交易所 |
4 | 美國 | 紐約交易所 |
5 | 迪拜 | 阿布扎比證券交易所 |
6 | 印度 | 印度交易所 |
7 | 印尼 | 印尼交易所 |
8 | 香港 | 香港交易所 |
香港新股市場排名下滑原因
全球排名下滑
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預測,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在全球新股集資市場的排名下滑至第八位,較上半年下跌兩位,落後於內地、美國、阿聯酋、印度和印尼。
這一下滑主要是因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的全球集資額大幅下降,僅為247億元,共有44只新股上市。而去年同期分別為51只和640億元,新股數量和融資總額同比下滑14%和61%。
平均集資額下降
香港的新股平均集資額也大幅下降,從去年的7.5億元降至今年的5.9億元,跌幅近四分之一達到過去十年中的最低水平。
2023港股新股市場前三季度的數據
年度 | 新股數量 | 新股融資金額 (億港元) | 平均融資額 (億港元) |
---|---|---|---|
今年前三季度 | 44 只 | 247 億 | 5.9 億 |
去年同期 | 51 只 | 640 億 | 12.5 億 |
預測未來走勢
- 美聯儲加息對市場的影響:
預計美聯儲將在第四季度實施加息政策,這可能對資金流入亞洲市場造成困難。因此,第四季度新股發行主要可能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因其對資金需求較小,更容易受到市場支持。 - 內地企業在香港的影響:
內地經濟復甦速度相對較慢,人民幣貶值也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估值造成影響,這也對香港新股市場排名帶來挑戰。
未來展望
對於香港新股市場的發展展望,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下:
- 刺激政策提振信心:
內地的刺激政策可能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使一些領先企業能夠脫穎而出。這可能有助於香港在全年新股集資額中爭取全球第五位的排名。 - 吸引更多海外公司上市:
為了促進香港新股市場的發展,香港需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海外公司來港上市。這可以通過與其他海外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來實現,以提高香港的國際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 - 擴大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
另一方面,為了實現長期的新股市場發展,香港應該擴大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這意味著更多的資金可以流動到香港市場,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內地投資者參與香港的新股市場。
這樣可以實現多層次和多元化的新股市場,有助於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和吸引力。 - 發揮專業投資者的作用:
最後,整個資本市場還應更好地發揮專業投資者、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對市場的推動作用。這些投資者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和專業知識,支持香港新股市場和其生態系統的長期、更健康的發展。香港應該積極培育和吸引這些專業投資者,以促進市場的發展。

2023年上半年A股IPO報告:內地IPO居第一、第二
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截至2023年第三季末,A股市場將會有大約263只新股融資3234億元,新股數量同比下跌12%,而融資金額同比減少33%。與2022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新股數量和融資金額都呈下降趨勢。2022年同期有300只新股融資4854億元人民幣。
A股市場新股數量和融資金額數據
年度 | 新股數量 | 新股融資金額(億元) | 新股數量變化 | 融資金額變化 |
---|---|---|---|---|
2023年第三季末 | 263 | 3234 | -12% | -33% |
2022年 | 300 | 4854 |
分板塊而言,創業板IPO數量領先,而科創板融資金額佔據首位。截至9月23日,A股年內已上市公司數量為260家。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97家,IPO募資1111.25億元,科創板上市公司61家,IPO募資1381.36億元。
A股市場創業板和科創板數據
市場 | 新股數量 | IPO募資金額(億元) |
---|---|---|
創業板 | 97 | 1111.25 |
科創板 | 61 | 1381.36 |
超大規模IPO數量下降:製造業融資領先
內地超大規模IPO(融資額50億元以上)的數量明顯下降,這是A股前三季度新股融資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前三季度,共有7家融資額超過50億元的新股,合計融資為693億元。相比之下,2022年同期有11家公司的融資總額達到1521億元。再回顧2020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超大規模IPO融資額均超過1000億元。
A股市場超大規模IPO數據
年度 | 超大規模IPO數量 | 超大規模IPO總融資額(億元) |
---|---|---|
2023年前三季度 | 7 | 693 |
2022年 | 11 | 1521 |
2021年 | >11 | >1000 |
2020年 | >11 | >1000 |
製造業的融資額遙遙領先,達到1358億元。這主要是由於今年半導體晶圓廠的上市數量大幅增加,其中包括華虹公司、中芯集成和晶合集成等公司。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位居第二,而消費與醫藥行業的融資額大幅減少。
不同行業的融資額數據
行業 | 融資額(億元) |
---|---|
製造業 | 1358 |
科技、傳媒和電信 | 排名第二 |
消費與醫藥 | 大幅減少 |
未來展望:新股發行或延後
德勤相關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內地股票市場和新股市場監管的調整,尤其是過去3個月新股獲批的數量下降,預計中國內地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將會有較少數量的新股上市。大型和超大型新股發行可能會被延後,這取決於市場的變化和監管政策。

2023年上半年美股IPO報告:美國IPO居第三、第四
一、美股股權融資市場概觀
1.股權融資規模趨勢
2023年上半年,美國股票市場的一級市場股權融資總金額達到5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2.20%。其中,首次公開發行(IPO)融資規模為118億美元,同比減少29.82%;而增發融資規模為444億美元,同比上升95.75%。
2. 融資方式分佈
在融資方式方面,上半年IPO的募資金額占比下降,僅占總融資規模的21.05%,較去年同期的42.65%有所減少,而再融資金額占比為78.95%。
3. 融資主體行業分佈
各個行業的融資情況顯示,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占據了融資金額的榜首,達到121億美元。其次是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行業,融資金額為106億美元,軟件與服務行業以62億美元的融資規模排名第三。
2021-2023各季度美股一級市場股權融資規模
年度 | IPO、再融資金額 | IPO募資金額 | IPO數量 | 分析 |
2021 Q2 | 733億美元 | 536億美元 | 174 | IPO 占比 21.05% 募資 118.40億美元 家數 82 |
2021 Q3 | 833億美元 | 550億美元 | 193 | |
2021 Q4 | 858億美元 | 712億美元 | 259 | |
2022 Q1 | 237億美元 | 124億美元 | 79 | |
2022 Q2 | 159億美元 | 45億美元 | 43 | 再融資 占比 78.95% 募資 444.19億美元 家數 414 |
2022 Q3 | 173億美元 | 32億美元 | 47 | |
2022 Q4 | 167億美元 | 21億美元 | 21 | |
2023 Q1 | 245億美元 | 34億美元 | 46 | |
2023 Q2 | 318億美元 | 84億美元 | 36 |
二、美股股權IPO市場概觀
1. IPO發行數量和規模趨勢
上半年IPO市場相對去年有所減少,累計82家IPO,同比減少32.79%;募集金額為118億美元,同比減少29.82%。不過,二季度的IPO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數量為36起,募集金額為84億美元,同比增加88.87%。
2022、2023 Q2 美股IPO比較
項目 | 2023年上半年 | 2022年上半年 | 年同比變化 |
---|---|---|---|
累計IPO數量 | 82 家 | 122 家 | -32.79% |
募集金額 | 118 億美元 | 168 億美元 | -29.82% |
該年Q2 IPO數量 | 36 家 | 43 家 | +88.87% |
該年Q2募集金額 | 84 億美元 | 44.55 億美元 | +88.87% |
2. IPO上市交易所分佈
納斯達克成為了上半年IPO市場的主要交易所,共成交65起,占總IPO市場數量的35.53%。而紐交所則以占據總募資額64.17%的份額,實現13家IPO項目,成為融資規模第一的交易所。
2023 Q2 美股IPO發行市場分佈
發行市場 | 發行數量 | 募資金額 | 佔比 |
納斯達克交易所 | 65 | 42.01億美元 | 64.17% |
紐約證券交易所 | 13 | 75.88億美元 | 35.53% |
美國證券交易所 | 4 | 0.36億美元 | 0.30% |
合計 | 82 | 118.25億美元 | 100% |
3. IPO上市主體行業分佈
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行業在IPO市場表現出色,融資金額達44億美元,位居榜首。多元金融行業以2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排名第二,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以11億美元的融資金額位列第三。
2023上半年美股各行業IPO募資金額和數量
行業 | 募資金額 | 數量 |
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 | 44億美元 | 4 |
多元金融 | 20億美元 | 17 |
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 | 11億美元 | 10 |
技術應件與設備 | 8億美元 | 3 |
能源 | 7億美元 | 5 |
資本貨物 | 5億美元 | 4 |
零售 | 4億美元 | 3 |
房地產 | 4億美元 | 3 |
消費者服務 | 4億美元 | 4 |
保險 | 4億美元 | 2 |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 3億美元 | 1 |
公用事業 | 3億美元 | 2 |
軟件與服務 | 0.8億美元 | 5 |
運輸 | 0.6億美元 | 3 |
材料 | 0.4億美元 | 1 |
商業和專業服務 | 0.4億美元 | 4 |
食品、飲料與菸草 | 0.3億美元 | 2 |
食品與主要用品零售 | 0.2億美元 | 2 |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 0.1億美元 | 2 |
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 | 0.1億美元 | 1 |
媒體 | 0.1億美元 | 1 |
4. IPO融資金額區間統計
大多數IPO項目的融資金額集中在1億美元及以下的區間,占比達72%。融資規模在1億美元以上的項目數量相對較少,但仍有15家公司融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
2023上半年美股IPO融資區間
融資金額 | 家數 |
0-0.5億美元 | 50 |
0.5-1億美元 | 9 |
1-1.5億美元 | 5 |
1.5-2億美元 | 3 |
>2億美元 | 15 |
5. IPO融資金額 Top10
上半年IPO融資金額最高的公司是Kenvue,達到43.72億美元。其次是Nextracker和Acelyrin,分別以7.34億美元和6.21億美元的融資規模位列第二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名並沒有中概股。
2023上半年美股IPO公司排行榜
排名 | 公司 | IPO金額 |
1 | Kenvue | 43.72億美元 |
2 | Nextracker | 7.34億美元 |
3 | Acelyrin | 6.21億美元 |
4 | Ares Acquisition | 5.00億美元 |
5 | Savers Value Village | 4.01億美元 |
6 | Corporacion Inmobiliaria Vesta | 3.88億美元 |
7 | Atlas Energy Solutions | 3.24億美元 |
8 | Cava | 3.18億美元 |
9 | Atmus Filtration Technologies | 2.75億美元 |
10 | Kodiak Gas Services | 2.56億美元 |
6. SPAC IPO發行數量與融資規模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市場持續低迷,上半年僅有16家公司進行了SPAC上市,融資總額為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77.14%。
2021-2023各季度美股SPAC IPO金額與數量
季度 | IPO金額 | IPO數量 |
2021 Q2 | 132億美元 | 60 |
2021 Q3 | 177億美元 | 90 |
2021 Q4 | 335億美元 | 164 |
2022 Q1 | 100億美元 | 54 |
2022 Q2 | 21億美元 | 16 |
2022 Q3 | 7億美元 | 8 |
2022 Q4 | 6億美元 | 8 |
2023 Q1 | 9億美元 | 11 |
2023 Q2 | 10億美元 | 5 |
7. 中概股IPO發行數量與融資規模
中概股(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數量和規模在上半年顯著增加,共有19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金額為6.05億美元。這一增長得益於中國證監會在今年2月份放寬了內地公司境外上市的條件,使得之前無法滿足美國監管條例的公司得以赴美上市。
2021-2023各季度中概股 IPO金額與數量
季度 | IPO金額 | IPO數量 |
2021 Q2 | 53.12億美元 | 16 |
2021 Q3 | 0.42億美元 | 2 |
2021 Q4 | 3.34億美元 | 2 |
2022 Q1 | 0.39億美元 | 1 |
2022 Q2 | 0.61億美元 | 3 |
2022 Q3 | 4.18億美元 | 12 |
2022 Q4 | 0.64億美元 | 2 |
2023 Q1 | 5.55億美元 | 13 |
2023 Q2 | 0.51億美元 | 6 |

【秒投美股】
➤關於加息/升息: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 香港是否隨美調息 │ CPI指數是什麼 │ PPI是什麼?如何影響通脹?
➤關於減息/降息:美國減息時間表2024 │ 減息是甚麼?減息影響 │ 減息買咩好 │ 美國降息歷史 │ 降準vs降息
➤近期美股數據:9月美國議息報告 │ 11月CPI│ 金價走勢2023
➤換匯省錢攻略:
【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美元兌港元|人民幣兌港元|英鎊兌港元|日元兌港元|
歐元兌港元|加元兌港元|澳元兌港元|新加坡幣兌港元
Interactive Brokers 可買港股,手續費更平,僅交易價值的0.08%,最低18港元!
現在開戶【IB盈透證券】,領取高達$2600迎新獎賞☀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
常見問題
香港新股市場排名下滑原因?
這一下滑主要是因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的全球集資額大幅下降,僅為247億元,共有44只新股上市…點此了解
對於香港新股市場的發展展望,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什麼?
內地的刺激政策可能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使一些領先企業能夠脫穎而出…點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