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報告│瑞銀財富管理(UBS)在10月13日公布2022年度《全球地產泡沫指數報告》,香港再次蟬聯亞洲第一,處於「泡沫風險」的區域,但排名已較去年從第3名回落到第5名。該報告追蹤全球房地產泡沫化風險最高的城市,亞洲上榜的城市只有香港、東京、新加坡。
香港再次亞洲居冠
根據該份報告顯示,香港房地產泡沫指數達到1.71,位居全球第5名,卻是亞洲最高。次為東京,排序第9,泡沫指數1.56。儘管新加坡也位居全球25名以內,卻在10名榜開外。
全球房地產泡抹排名依序為多倫多、法蘭克福、蘇黎世、慕尼黑,再才是香港。瑞銀表示,多倫多的高增長人口速度和超低按揭利率次推動加拿大城市泡沫化的原因。
排名 | 城市 | 泡沫指數 |
1 | 多倫多 | 2.24 |
2 | 法蘭克福 | 2.21 |
3 | 蘇黎世 | 1.81 |
4 | 慕尼黑 | 1.80 |
5 | 香港 | 1.71 |
6 | 溫哥華 | 1.70 |
7 | 阿姆斯特丹 | 1.62 |
8 | 特拉維夫 | 1.59 |
9 | 東京 | 1.56 |
10 | 邁阿密 | 1.39 |
資料來源:瑞銀財富管理(UBS)

資料來源:Toronto Star
樓價租金比香港仍全球第一 疫情期間樓市跌幅全球最差
在樓價和租金比方面,全球第1名是慕尼黑、香港、特拉維夫3個城市共據榜首,平均每間住宅要出租44年──也就是本金的44倍才能回本,次為法蘭克福42倍、日內瓦和蘇黎世40倍。
高倍數表示這些城市的樓價過度依賴低利率,如果利率持續上升,樓價都容易出現大幅回調。
如果以負擔能力計,一名專業人士平均年薪的24年才負擔得起香港一個650平方呎單位的平均樓價,依舊遠高期他城市。
該報告中指出,在2007年至2022年的過去15年中,香港樓市持續上漲15年,漲幅為25個城市中最為強勁,但自2019年年中開始轉弱,主要受個人負擔能力難以追上樓價、經濟下滑、疫情反覆與防控等影響,導致樓市需求轉弱。
在疫情的2021年中到2022年中期間,上榜的25個城市的名義樓價均升10%;香港豪宅市場仍出現幾筆大宗交易,但樓市跌幅僅約4%,是上榜城市當中表現最差,如果計入通脹水平,香港實質樓價跌幅未及巴黎、斯德哥爾摩。

瑞銀仍然認為香港樓市還存在泡沫風險,受香港家庭負債水平還在上升、租金跌幅超過樓價跌幅、按揭利率上升、經濟前景不明朗所負累。
然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或有望成為香港樓市的新推動力。
➤ 相關文章:美國9月CPI解讀 │ 2022年全球GDP排名 │ CPI是什麼
想買賣美股、收吓股息,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高達$2600迎新優惠。
常見問題
2022年香港樓市在全球、亞洲城市排名多少?
全球第5、亞洲第1。
香港在瑞銀《全球地產泡沫指數報告》中,哪部分表現最差?
疫情期間樓市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