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昨晚(4月12日)公布3月CPI指數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指出消費者在產品及服務項目(goods and services)上所需的花費—同比上升8.5%,前值為7.9%。是自1981年以來上升最快的速度,影響自燃料油及食品價格的上升和供應鏈中斷的狀況,尤其食品指數按年上升8.8%,再加上高居住成本,將會對美國市民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CPI上升主因
1. 汽油價格創新高
受俄烏戰爭影響汽油價格創新高,按年上升了48%,按月則上升18.3%,成為本月CPI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自從2009年6月以來最大的增長。根據AAA汽油網站顯示,3月11日的每加侖汽油價格創了$4.33美元的歷史新高。能源價格則按月上升11%,較2月高7.5%。
2. 食物與租金上漲
除了汽油外,食物與租金上漲亦是推升美國3月通膨的主因。因地緣政治影響,全球汽油與糧食價格不斷上升,除了俄羅斯是原油出口國全球第二大的國家,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也是小麥、葵花油等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國。
核心CPI指數比預期底
不計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按年上升6.5%,是自1982年8月以來最高的年增長。但按月只上升了0.3%,比預期的0.5%底,這有可能是通脹開始緩和的跡象,貝萊德基金經理認為3月很大機會已是或已接近頂點。另一個跡象是,比起相對穩定的房屋價格,導致價格上升的是航空、酒店等較多波動的類別。

美國開巿不久後回落
巿埸因考慮到聯儲局可能會出手控制通脹,標普由昨晚高位4471點回落至4397點,下跌了0.3%。道指和納指同樣也下跌了0.3%,收巿分別報34220點和13940點。投資者昨晚亦推高了美國10年期債價,令債息下跌至2.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