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債券2022|與iBond相似!回報至少2.5厘息、資格、公布日期一覽!6大重點要注意

- 廣告-

香港政府2月15日首次宣布發行綠色債券零售綠色債券),2月26日因應疫情推遲,近日陳茂波4月10日再度提到將重啟零售綠色債券,最新公佈綠色債券認購日期為4月26日9:00am -5月6日2.00pm,發行額最多200億元,保底息率最少2.5厘,年期3年,每手入場費1萬元,大家認購前記得看消條款,以下整合6個重點,係買賣債券時必須留意。

*最新更新: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10日,於網誌提到將重啟零售綠色債券發行,發行額增至最多200億元,預計於4月底前接受認購。

– 香港政府2月26日宣布,因應疫情的最新發展,決定延期發行原定於3月1日至11日接受認購申請的首批綠色零售債券。視乎疫情的發展,政府將盡快重啓綠色零售債券的認購安排。詳情將適時公布。

政府公布首次發行綠色債券
政府公布首次發行綠色債券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及政府曾在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及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讓市民可加深認識綠色金融,透過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參與其中香港可持續發展。而剛剛4月10日政府就首次發行的「零售綠色債券」有進一步詳情。以下為綠色債券2022認購詳情

綠色債券2022認購詳情

綠色債券認購日期4月26日9:00am -5月6日2.00pm
公布認購結果日期有待公布
上巿日5月19日
發行日5月18日
年期3年
綠色債券入場費一手入場費為1萬元
發行額最多200億元
年息率2.5厘
派息時間每6個月獲發一次息
認購配售銀行、證券經紀、香港中央結算公司

重點 1. 綠色債券派息:每6個月獲發一次息

零售綠債債券(綠色債券, 綠色iBond)模式及條款跟iBond相似,採用循環派發以分配債,派息率為2厘定息,每6個月派息一次。當中的浮息會以通脹作為排勾,息率兩厘比不少銀行存款利率為高。

重點 2. 綠色債券認購資格:須持香港身份證

零售綠債資格,投資者必須為持有效香港身份證,每名僅限作出一份申請,不可重複。

重點3. 綠色債券重認購、公布、發行日期

綠色債券2022認購日期料於4月底前接受認購,公布、發行日期則布待公佈

重點4. 綠色債券重認購地點

持有香港身份證居民可以透過證券經紀、配售銀行以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認購零售綠債。不少證券經紀、配售銀行都提供各種認購優惠

重點5: 零售綠債集資用途

許正宇表示,希望通過是次認購,讓市民參與綠色經濟。而這次零售綠債的所得的資金用途,將會為符合於合資格符綠色項目融資或是再融資,資金會按《綠色債券框架》框架下有9個合資格項目類別,撥至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內。

《綠色債券框架》當中9合資格項目包括: 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和節約能源、污染預防及管控、廢物管理及資源回收、水及廢水管理、自然保育/生物多樣性、清潔運輸、綠色建築,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由財政司長領導的綠色債券計劃督導委員會將會執行項目評估,和遴選項目,並會監察綠債計劃的其他執行工作,包括資金分配和管理,財庫局則會於每年發表報告以說明有關資金的分配狀況。

重點6: 零售綠色債券跟iBond、銀色債券分別

雖然綠色債券與iBond的息率跟零售綠債相若,可在二手市場買賣,不過零售綠色債券、iBond、銀色債券是三種不同計劃,iBond是營運政府債券計劃,目的是發展債券市場,零售綠色債券則主要讓政府使用,目的是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發環境效益項目。而銀債,是為長者提供穩定面可靠的退休資本投資選擇,雖然息率有3.5%,但只限60歲以產人士參與。

iBond過往首日表現

發行年份首日收市價最多獲派每手賺
2014HK$105.003手HK$500
2015HK$105.502手HK$550
2016HK$103.353手HK$335
2020HK$102.754手HK$275
2021HK$103.203手HK$320
過往收益只供參考,不代表對綠色債券收益預測或保證
發行年份平均息率每手派息總額
20142.85%HK$856.96
20152.08%HK$623.01
20162.85%HK$617.16
20202.00%HK$200.00
過往收益只供參考,不代表對綠色債券收益預測或保證

相關文章: 綠色債券優惠2022|綠債怎樣買?中銀、滙豐、渣打銀行認購優惠一覽

SWIFT是什麼?金融界「社群網絡」SWIFT系統如何打擊俄羅斯?對各國影響

開IB戶口領取HK$2600禮劵

IB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2023年最新IB開戶迎新、轉戶優惠,現時經天TC Capital進行IB開戶可獲高達HKD2,600 HKTVmall 禮劵獎賞!即日起IB開戶、轉戶都有迎新優惠,快啲把握機會啦!

HKTVMALLTV$2600

免責聲明:秒投 StockViva 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投資附帶風險,市場萬化萬千,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若不幸因參考文章內容招致損失,一概與秒投StockViva及相關作者無關。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秒投 StockViva 立場無關。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一概不負責。詳情請參閱免責聲明

- 廣告 -spot_img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