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聯合國於本月14日消息,印度迄今人口達至1,425,782,975人(14.25億人),正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據聯合國預測,印度將繼續維持人口紅利到2064年,屆時人口將達到17億。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代表著甚麼?
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中國去年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聯合國從1950年代開始估算全球和各國人口,中國一直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印度則長期位居第二。中印兩國目前加起來的總人口數就佔了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為了控制人口膨脹,中印都實行了數十年的生育計劃,但印度的降幅遜於中國。
中國去年報告60年來首次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2022年出生人口為956萬,死亡人口為1041萬,死亡數量大於出生數量,人口更比上2021年年末減少85萬人。
截至2023年4月18日,中國人口(不計港澳台) 為1,425,671,352人,與印度最新數據相差11萬左右。這是繼毛澤東60年代發起大躍進運動後,中國大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根據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全國總數達1,443,497,378人,中國大陸31行省1,411,778,724人、香港7,474,200人、澳門683,218人、台灣23,561,236人。漢族佔比91.11%,少數民族佔比8.89%。
中國大陸每十年做一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做為未來十年的人口政策重要參考數據。 在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中,會計入例年人口調查不計入的港澳台人口,以及詳算56個民族的人口數和佔比,同時調查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受教程度、行業、職業、婚姻、生育、遷移等。
中國經濟│印度人口分佈
印度目前人口已超過14.257億,是70年前的4倍。其中,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7%,未滿25歲人口則超過40%,年齡中位數為28歲。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分析,全球25歲以下人口有五分之一左右落在印度。
相比之下,中國則進一步邁向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4.2%,人口中位數在39歲。
聯合國去年則估算到,到了今年,印度每100名勞工就會有47名受養人。在187個國家受養人數比排名中,印度排名43,到了2048年將升至23。而中國今年的受養人數比排名是30,到了2048年將降到146。這表示,印度勞動力市場龐大,個人和社會的負擔較中國輕。

圖片來源:Population Pyramid
印度現時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正處於人口紅利期,意味著市場內需龐大、勞動力市場巨大,可帶來無限的經濟潛力。據印度國家銀行(SBI)最新報告,該國可望在2029年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中國經濟│印度人口紅利的短版
儘管不少聲音認為「世界重心已經轉移」,即從中國轉向印度,然而世界銀行則在上月的報告聲稱,印度雖近年在經濟轉型方面有所改善,但仍舊落後於別的新興經濟體。
據《華日》上週五的社評,現在的印度更像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
印度短版:教育程度低落,貧窮人口多
據印度富萊明大學教授劉奇峰表示,印度產業鏈不夠完整,年輕人口雖然多,整體教育水平卻是偏低的,以及印度社會仍有嚴重的女性歧視,年輕婦女尚在發育階段就被迫奉旨成婚,導致就業不足等問題。
在產業鏈方面,印度則在鐵路、大型機械等重工業的實力不可小覷,然而輕工業包括商用家電、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卻還無法建立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
此外,印度具有優勢的外貿和製造業多數集中在東南部和西部少數城市,廣大地區仍是相當貧窮的狀態。未有完成義務教育的年輕人,則很難成為科技業亟需的有效勞動力。
劉奇峰認為,儘管蘋果公司的最大供應製造商──即台灣的鴻海集團已於印度設廠,同時印度政府又推行許多利好政策,要抓住商機仍具有挑戰性。
印度智庫「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表示,如果印度要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其實充滿著挑戰。

圖片來源:iStock
當日,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答記者問時表示:「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中國有14億多人口,其中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更是達到14年。
同時,中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積極應對人口發展變化。正如李強總理指出的那樣,中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市場熱話:全球金融中心指數2023 │ Twitter不復存在? │ 特斯拉香港降價
➤關於加息/升息: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 香港是否隨美調息 │ CPI指數是什麼 │ PPI是什麼?如何影響通脹?
➤關於減息/降息:美國減息時間表2023 │ 減息是甚麼?減息影響 │ 減息買咩好 │ 美國降息歷史 │ 降準vs降息
➤近期美股數據:3月美國加息報告 │ 美國3月CPI │ 美國2月PPI │ 金價走勢2023
➤換匯省錢攻略:
【IB外匯教學】比銀行匯率更抵!IB交易外匯、換外幣、提款、外匯期貨步驟
美元兌港元|人民幣兌港元|英鎊兌港元|日元兌港元|
歐元兌港元|加元兌港元|澳元兌港元|新加坡幣兌港元
想買賣港股、買吓ETF,收息股,記得留意證券平台安全性及手續費,慳返唔少投資成本!IB盈透證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券商,買賣美股,外匯兌換點差少,手續費便宜,交易佣金低至0.08%,買收息產品,更免收代收股息費,更可投資包括港股、美股、ETF、債券、基金、指數、CFD等等金融產品,是不少投資者首選證券商。現時*IB開戶可以獲迎新優惠。
開通盈透帳戶,就能交易實體黃金以外的黃金ETF、黃金期貨等產品,還能享有HK$2600開戶禮金!